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中國器官移植開創(chuàng)者之一、同濟醫(yī)院夏穗生教授4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95歲。遵從夏老生前遺愿捐獻角膜。

在我國,每年有超過兩萬名患者因為各種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讓生命之花再次綻放。從出生僅4個月的嬰兒,到古稀之年的老者;從單獨的腎臟移植到多器官聯(lián)合移植,目前,我國已實現(xiàn)包括心、肺、肝、腎、胰腺、小腸在內的胸、腹腔臟器移植。

讀起那些重獲新生的故事,人們常為那些人性的溫暖、驚心動魄的救治而感動落淚。被譽為“醫(yī)學之巔”的器官移植,在我國如何一步步從實驗走向臨床應用?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人——武漢同濟醫(yī)院教授夏穗生。

用130條狗的實驗打開中國器官移植事業(yè)的大門;建立新中國第一個器官移植研究所;實施亞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手術;培養(yǎng)中國器官移植第一批研究生……面對無數(shù)的“首次”“第一”,這位醫(yī)齡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微笑著說:“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惟愿不負國家培養(yǎng)。”

不凡視野 拓荒生命“禁區(qū)”

上世紀50年代,夏穗生從同濟醫(yī)學院畢業(yè),成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批醫(yī)生。確定研究方向時,他義無反顧選擇了外科。“那時,外科在我國剛剛起步,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做。”

1955年,國際上首先實施狗的同種異位肝臟移植實驗。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這一醫(yī)療界的新聞并未廣泛傳播。1958年9月10日,夏穗生將一只狗的肝臟移植到另一只狗的右下腹,術后,這只移植了肝臟的狗存活了10個小時。這是國內對于肝臟移植的一次實驗性探索,與國際醫(yī)學發(fā)展不謀而合。

世界醫(yī)學的車輪依舊滾滾前行。1963年,美國施行了世界首例人體原位肝臟移植手術,患者存活了7天。

消息傳出,步入不惑之年的夏穗生立即查詢英文和德文的相關資料。然而翻閱所有相關論文、報道后,夏穗生的心涼了半截——手術方對核心技術只字未提。

“突破技術難關,只能靠自己。”夏穗生翻閱資料、建立實驗室,由于缺乏人力、財力的支撐,在長達9年的時間里,這項工作一直在膠著中進行。

1972年,夏穗生出任同濟醫(yī)院腹部外科研究所副主任。已年近半百的他,在重癥肝病病人的眼神里,感受到強烈的求生渴望。“肝臟疾病一旦到了終末期,肝移植就是患者唯一的希望,器官移植事業(yè)亟待啟幕。”

“讓我國醫(yī)學立于世界醫(yī)學之林,必須開展器官移植,這是祖國的召喚、患者的囑托。”夏穗生說,“一種渴望進行肝移植的執(zhí)念漸行漸近。”

“既然沒有國外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就自己摸索著做。”夏穗生篤定決心。

屢敗屢戰(zhàn) 攀登醫(yī)學之巔

在同濟醫(yī)院檔案館里,一張發(fā)黃的手術照片定格著那段塵封的歷史。

一幢古舊的兩層小樓,刻錄著夏穗生和同事們最艱苦的5年時光??此破降瓱o奇的實驗室,注定驚心動魄。一個直徑約70厘米的小型消毒鍋,是實驗室里最先進的“家當”。這個靠一盞煤油汽燈點火、不停往打氣口打氣才能升溫的設備,僅術前消毒就需要耗費一天的時間。

1973年9月5日,第一只狗的異體原位肝移植實驗進行。

供肝組取肝、受體組切肝并實施肝移植,一個看起來原理非常簡單的手術,卻潛藏著重重危機。血管吻合的順序、凝血機制的建立、術后排異的規(guī)避……一系列問題都是未知。

第一次實驗失敗了,第二次也失敗了,第三次還是失敗。

夏穗生把實驗狗的肝臟切下來后,創(chuàng)面血流如注,他只能用細絲線逐個點去結扎。每次手術下來,僅打結就有400個,才能將出血點止住,這大大增加了手術時間和風險。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研究,夏穗生發(fā)現(xiàn)出血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供肝失活或功能極度不良;二是受體肝被切除后,無肝期凝血機制紊亂。晝夜攻關,他發(fā)現(xiàn)在常溫下肝耐受缺血時間極短,但如果將缺血的肝迅速以4℃的保存液灌洗降溫,就可以延長存活時間,達到4小時左右。

問題發(fā)現(xiàn)了,可購買昂貴的保存液又成了難題。

“自己做!”這難不倒夏穗生。參照國外的保存液成分,夏穗生自制溶液,成功延長了缺血肝的存活時間。

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是一項世界醫(yī)學難題,國內外都在攻關。由于當時沒有有效的免疫抑制劑,肝移植后的狗往往只能存活幾十個小時。“這樣的移植對延長生命失去意義!”夏穗生帶領移植小組與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最終發(fā)現(xiàn)從馬身上提取的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可以更好地控制排斥反應。

歷經4年多時間,開展98次分解手術、實施130次狗的原位肝移植術后,謎團終于被一一揭開。經過多番改進,肝移植手術核心模式終于被確定下來。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自主掌握哺乳動物大器官移植的完整手術。

甘為人梯 夯實醫(yī)學之基

1977年12月30日,夏穗生刻骨銘心。

那天,他為一位肝癌晚期的女患者成功施行了肝移植手術。

不久后,又為一位男性患者開展了肝移植手術,患者存活了264天,創(chuàng)下了當時國內肝移植存活時間最長的紀錄。

從實驗室到人體,器官移植實現(xiàn)了令人振奮的跨越。中國人體器官移植事業(yè)從無到有,就此起步。

1978年,夏穗生在《中華外科雜志》發(fā)表《130例狗原位肝移植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并在第九屆全國外科學術大會上報告,整個外科學界為之振奮,并由此掀起了我國第一次器官移植的浪潮。

其后,夏穗生將視野投射到其他各種器官移植上,并不斷創(chuàng)下新紀錄:1984年,成功進行我國首例胰腺移植;1989年,在國內率先開展親屬活體脾移植;1995年,成功實施亞洲首例腹部多器官移植……

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在夏穗生帶領下,同濟醫(y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開展了包括肝、腎、胰腺、甲狀旁腺、胸腺等多種器官的移植。

正當醫(yī)學界為夏穗生屢創(chuàng)移植紀錄而驚嘆時,他卻悄然“轉身”,轉而培養(yǎng)器官移植事業(yè)“接班人”。

“要讓中國器官移植的事業(yè)發(fā)展壯大,關鍵是人才。”“讓年輕人站在前臺,我的任務是搬梯子。”這是夏穗生常說的話。他對學生們的學術要求,是國內暫無人研究的課題和國際最先進的課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立起中國醫(yī)學的脊梁。”劉樂欣、姜洪池等一大批國內器官移植中堅出自夏穗生門下。

2011年,夏穗生凝聚自己畢生科研和臨床經驗,主編《中華器官移植醫(yī)學》專著出版。我國著名器官移植專家、原國家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教授在書序中評價:“夏穗生教授是我國器官移植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他從醫(yī)70年的奮斗史也是我國器官移植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動寫照。作為我國器官移植的奠基者,他鞠躬盡瘁,參與、推動和見證了我國器官移植發(fā)展至今的全過程。”

如今,器官移植的“中國模式”已成世界醫(yī)學楷模,但器官短缺依然是一個難題。2013年,夏穗生登記成為一名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要別人捐獻遺體器官,自己不做出榜樣,只講空話,不做實事,不行。”夏穗生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器官移植獲得新生,我國可以為世界器官移植事業(yè)提供更多的中國方案。

哀悼大師!

責任編輯:林晗枝

相關閱讀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兩新”政策顯成效 彰顯高質量發(fā)展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