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汀,悠久歷史孕育出了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6月,一場主題為“大美汀州·非遺流芳”的非遺音樂展演開始上演——

  非遺常綻彩,文化長流芳

長?。悍沁z常綻彩,文化長流芳

汀州鎮(zhèn)客家民樂隊演奏《風吹竹葉》等客家民樂。

音樂展演,開啟民樂盛宴

25日一大早,雖然下著小雨,天氣寒冷,但長汀縣汀州鎮(zhèn)客家民樂隊隊長李兆森和隊友們還是早早帶著樂器來到博物館,做好演奏前的準備。“等了三四個月了,就為了今天能在大伙面前好好展示下我們的技藝。”李兆森滿臉興奮。

汀州鎮(zhèn)客家民樂隊是一支由16位退休干部組成的隊伍,出于對民樂的熱愛,他們自發(fā)聚集在一起,專門演奏客家民間音樂,不定期地進行訓練。對于這次演出,大家積極性都很高。“外來游客也能欣賞到我們家鄉(xiāng)的民間音樂,這是推介長汀文化的一個好機會。”李兆森說。

上午9點,演奏正式開始,天氣不佳,游人相比往日也少了些,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民樂隊的熱情,《十送紅軍》《風吹竹葉》……一曲曲長汀經典民樂回響在博物館內,駐足的人也越來越多。“在這充滿文化氣息的雙柏樹下,舊書院中,聽到這來自民間的曲子,充分感受到了長汀文化的深厚積淀。”連著聽完兩曲,游客王大爺向樂隊豎起了大拇指。

近年來,長汀一直致力于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今年6月開始的以“大美汀州·非遺流芳”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類定時定點展演活動,就是長汀推介和宣傳非遺的一項重要舉措。

“長汀非遺音樂之前影響力和知名度十分有限,而非遺保護,光靠政府投入也遠遠不夠,通過展演,讓百姓和游客開始認識并熟知這些非遺音樂,從而帶動全社會一起投入到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中。”長汀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卓國志如是說。

據悉,參加“大美汀州·非遺流芳”展演的有18個鄉(xiāng)鎮(zhèn)的18支樂隊及離退休協(xié)會民樂隊,每逢周末和節(jié)假日,各支隊伍輪流在長汀博物館進行表演,主要選擇長汀縣客家民間十番音樂、長汀鼓吹、小調、客家山歌等四種音樂形式。

“長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僅音樂類就有‘長汀公嫲吹’‘長汀鼓吹’‘十番音樂’‘汀州客家九連環(huán)’‘客家山歌’等,所選擇的這四種形式最具代表性。”長汀縣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賴友雄說。

展演中,不僅有國家級非遺公嫲吹、長汀客家十番音樂,也有充滿地方特色的山歌表演,如百花齊放般向觀眾們獻上一場民樂盛宴。長汀鼓吹(公嫲吹)是2011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首由河田鎮(zhèn)民樂隊表演的《公嫲吹》,通過兩名嗩吶藝人的演奏,模仿男女生產生活的情景,歌唱夫婦白頭到老的甜蜜生活,曲調扣人心弦,氣勢雄壯,被中國音樂界譽為“中國民間交響樂”;新橋樂隊表演的民樂嫻熟精彩,帶給觀眾飽滿而有深度的沉浸式體驗;非遺傳承人蘭乾乾用鼻子吹奏四把小金筒等“絕活”贏得了滿場喝彩……

非遺保護,留住文脈鄉(xiāng)愁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長汀,自古以來都是州、郡、路、府的治所。悠悠千年時光,孕育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尤其是祖輩口傳心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

有鬧春田、打石佛、走古事等客家民俗;有白斬河田雞、麒麟脫胎等客家美食;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如船燈、馬燈、龍燈、花鼓等;有神秘古老的客家嚴婆信俗、客家伏虎信俗、客家蛤瑚侯王信俗等,構成了長汀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奇觀。

近年來,長汀縣致力做好客家文物保護、客家非遺傳承、客家文化交流、客家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相關部門在挖掘、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登錄不可移動文物85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1處,省級文保單位34處,縣級文保單位68處,可移動文物4095件套;共收集非遺線索30100條,經過篩選保留了20427條,重點調查項目1000多個,并將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錄入電腦,制成光盤,匯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匯編共計21卷83本。

積極開展扶持保護非遺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保護意識;強化搶救優(yōu)先意識,尤其是對一些瀕危傳承項目、傳承人老化的項目跟蹤保護,以免“人亡藝絕”。文化教育部門還專門編撰了介紹本地優(yōu)秀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鄉(xiāng)土教材,在全縣中小學開設相關課程,在青少年中普及客家文化……一系列措施,推動文化遺產由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

民樂方面,數年的宣傳推介已初現(xiàn)成效。成立三年來,李兆森的隊伍每年演出場次從幾場增加到了四五十場,而公嫲吹省級傳承人劉潤生感觸更深:“從原來的冷門到現(xiàn)在的火熱,大家對公嫲吹的認知確實已今非昔比。”如今,他帶著七八個徒弟,收到的邀約更是多了不少。更可喜的是,鄉(xiāng)鎮(zhèn)樂隊開始出現(xiàn)年輕人,如三洲民樂隊中有兩個成員分別只有25歲、27歲。

“非遺保護,不僅是保護傳承客家文化,對留住文脈和鄉(xiāng)愁,建設海內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園也具有深遠意義。”卓國志說。(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天長 文/圖)

責任編輯:李牧晨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盛世蓮開】習言道|澳門是偉大祖國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