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教育頻道>教育資訊
分享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又到了開學季,在美留學的中國留學生陸續(xù)返美,其中有學生反映,有不少學生在海關被查手機通訊記錄,其中有人因為被查到有不良記錄被遣送回國,自此留學之路渺茫。

知情人爆料稱,在河濱加大(UC Riverside)讀大一的小A,在海關入境美國時,其被查的手機微信中有“代考”的聊天記錄,隨即被遣返回國。小A當天入關時,先是被帶到所謂的“小黑屋”進一步調(diào)查。

知情人士表示,當時一名海關人員在屋內(nèi)跟她聊了一些基本情況,隨后突然問“可以看一下你的手機嗎”?小A說,本來被盤問沒覺得有什么問題,結果突然要看手機。她隨后把手機交了出去,有三、四名懂中文的海關人員開始查起來,并翻譯成英語給旁邊的其他工作人員。

因為微信聊天記錄頗多,小A回憶,海關人員采用關鍵詞搜索的辦法來找,例如輸入“代課”、“代考”等關鍵詞。小A被遣返回北京,她表示已經(jīng)跟學校聯(lián)系,看如何處理后續(xù)事件。學校稱會在一周內(nèi)回復她。

在小A對此事一籌莫展時,她又得知另一位在洛杉磯加大(UCLA)讀書的朋友,也被遣返回國。原來,那位朋友同樣是開學返美入海關時被要求查手機,在微信聊天記錄被查出其購買大麻的歷史,也被遣返回國。小A向友人說,她記得以前只有一個懂中文的海關人員,這次竟然有三、四個懂中文的人員在盤查。她身邊的朋友有一大半都有被帶去小黑屋查看手機記錄的經(jīng)歷。

移民律師許俊良說,在海關被遣返在法律上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禁止入境,二是加速遞解出境。第一種情況嚴重性比較輕,是在沒有違反事實的情況下不許入境,例如來美國旅游次數(shù)太多,工作人員拒絕再讓其入境。第二種加速遞解出境的情況比較嚴重。像前述提到的兩種情況就是大麻煩。如大麻雖然在加州合法,但在聯(lián)邦仍是非法,而海關屬于聯(lián)邦機構,因此購買大麻也屬違法。曾有一人因在醫(yī)用大麻店工作過,在入籍時失敗的案例。

許俊良又說,上述情況應該是當事人被立刻取消簽證,海關會給當事人一個寫明遞解出境原因的紙條。并會將這一信息和移民局分享。即使當事人通過學校協(xié)商簽發(fā)了新的I-20,在領事館申請簽證時也很難過關。

針對留學生及其他入境美國的民眾,面對海關盤查時有何權益?許俊良說,如果在海關被查,當事人因為還不算在美國境內(nèi),因此無權找律師維護利益。但是法律對海關人員的權利也有所限制,如果當事人堅持不給海關看手機,海關人員也就沒有證據(jù)證明當事人觸犯移民法。

他舉例說,他一位持有綠卡的客戶,常常在美國境外活動,但一年中也有至少一半時間在美國。一次在入海關時被帶進“小黑屋”,海關人員想要說服他放棄綠卡,但是那位先生堅持不放棄綠卡,就這樣來來回回,海關人員換了好幾個人想要勸服他,雙方耗了大半天時間,最終還是讓那位先生入境。

律師劉龍珠表示,民眾確實有不給海關看手機的權利,但是海關也有可能為此拒絕當事人入境。面對被海關盤查遣返案例,劉龍珠說,當事人可以嘗試申訴。比如上述通過微信聊天記錄被遣返的案例,因為聊天都是只言詞組,無法完整地證明當事人確實做過此事,除非當時已經(jīng)承認了。通過調(diào)出當時海關的對話記錄,可以看是否海關有充分理由、證據(jù),證明當時確實做過。例如,對于“代考”一事,當事人完全可以說是替別人問的,自己沒有做過。

劉龍珠說,就看當事人怎么說了。他曾經(jīng)接手過一個在海關被懷疑L1簽證作假,被遣返的案例,最后通過申訴成功翻案。他說,假如不做申訴這一步,學生怕是很難再次獲得學生簽證了。(王若然)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啟動高校一流學科培優(yōu)計劃 涉及1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