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蚶江海上潑水節(jié)(泉州晚報社資料照片)
包粽子是閩南端午習俗 (林勁峰 攝)
端午插艾,殺菌防病。(陳英杰 攝)
在民俗文化傳承良好的泉州,端午節(jié)完整保留和傳承著眾多中國傳統(tǒng)的習俗、民俗,如掛“五瑞”、包粽子、掛香袋、賽龍舟、海上潑水節(jié)、水上捉鴨等諸多傳統(tǒng)習俗和民俗活動。
泉州的端午節(jié)有三多:傳統(tǒng)習俗多、趣味民俗多、特色“食俗”多,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跟著記者的腳步,一起感受一下泉州深厚的端午文化和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
傳統(tǒng)習俗多
泉州端午節(jié)有很多祈福消災、辟邪去穢的習俗,清·乾隆《泉州府志》中,就有關于炒午時鹽、掛“五瑞”、飲雄黃酒、系掛香袋等習俗,“農(nóng)歷四五月,正值春末夏交之際,萬物滋生,蚊蟲、細菌病毒也較多,古人在端午節(jié)進行一些殺毒、驅蟲、祛病等傳統(tǒng)習俗及活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民俗專家表示。
■炒午時鹽
“端陽……合百藥。”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記載,到了端午節(jié)中午十二點前后,泉州家家主婦常取茶葉和鹽少許,入鍋熱炒,炒至鹽色發(fā)烏為止,然后趁熱包好收藏,作為家庭藥茶。每逢盛暑腸胃不適,取午時鹽茶沖泡飲服,頗能見效,午時鹽也經(jīng)常寄給南洋華僑。
■懸掛“五瑞”
端午節(jié)這一天,泉州各家各戶在大門、房門的門楣之上懸插五種植物,即榕枝、艾葉、菖蒲、柳枝和大蒜頭,俗稱“五瑞”。這些多為芳香科植物,能發(fā)出一定氣味,可以殺菌并驅除蚊蠅。這一風俗,在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也有記載:“端陽……懸蒲艾及桃枝于門,貼符及門帖。”
■熏燒艾葉
在農(nóng)村,家家戶戶生起火爐子,關閉門窗,把蒼術、蟬蛻或艾葉放在炭火上焚燒,煙熏滿室,使其發(fā)出強烈氣味,以熏殺房間內(nèi)的細菌蚊蟲,這是一種科學消毒法,一直流傳至今。
■飲雄黃酒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中記載:“端陽……飲雄黃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兒則擦其鼻。”寫的就是泉州端午泡、飲雄黃酒的習俗。取少量雄黃泡于白酒中,成人少量飲服,再加入少許朱砂,然后用毛筆蘸液涂于小孩的手心、腳心、并在小孩額頭上寫一個“王”字,又用黃紙浸濕再粘貼于各個門后,因雄黃能殺菌,酒有揮發(fā)性,飲用、涂抹而讓其慢慢發(fā)揮殺菌作用,至于小孩額上“王”字,義與送虎仔帽、虎仔鞋相同,即盼望小孩能生龍活虎地成長,這是美好的祝愿。
■掛香袋
泉州還有給小孩佩戴續(xù)命縷和香袋之習俗,用以驅毒辟邪。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股,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據(jù)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這項習俗自漢代開始,至今已經(jīng)傳承2000多年。端午節(jié)時,還用綢緞為小孩縫制鳥獸瓜果形狀的“香袋仔”,內(nèi)裝香料及雄黃,讓小孩掛于胸前,以驅除瘴氣,有益健康。
趣味民俗多
每年端午節(jié),泉州沿江沿海都能聽到鑼鼓聲和龍舟隊員的呼喊聲,具有海洋氣息的特色文化活動賽龍舟、嗦啰嗹、海上潑水、水上抓鴨等,是泉州端午的保留節(jié)目,每年都吸引了海內(nèi)外的游客前來“圍觀”,其中,石獅的“閩臺對渡”和安海的“嗦啰嗹”更是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嗦啰嗹
“五月初一日:采蓮城中,神廟及鄉(xiāng)村之人,以木刻龍頭,擊鼓鑼,迎于人家唱歌謠,勞以錢或酒米。”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載。采蓮又叫嗦啰嗹,“嗦啰嗹,嗦啰嗹,風度翩翩似神仙。搖啊搖,搖啊搖,搖到五里橋。”每逢端午時節(jié),古老的閩南歌謠便會在泉州的晉江安海、南安等地飄蕩。伴隨著歌聲,飲著雄黃酒、邁著醉舞步的旗手引領著“嗦啰嗹”隊伍開始表演,舞者抬著造型奇特的木刻龍王頭,舉著縛掛“榕枝艾草”的采蓮旗,走街串巷挨家挨戶“采蓮”。
■賽龍舟
扒龍船,又名賽龍舟,古稱“競渡”,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儀式。后來,為了紀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競渡”逐漸演化成為端午節(jié)一項重要活動。興盛于清末民初的筍江扒龍船習俗,擁有龍船鼓、請龍、獻江、祭神、競渡等環(huán)節(jié),具有濃郁的閩南民俗特色。
■海上潑水節(jié)
石獅市蚶江鎮(zhèn)的海上潑水民俗活動,是國內(nèi)唯一海上潑水節(jié),至今已傳承了200多年,成為一種別具特色的閩臺對渡文化習俗,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名錄。自古以來,蚶江與臺灣彰化鹿港商貿(mào)往來頻繁,因此有著密切的對渡往來,競舟潑水是蚶江與臺灣鹿港人端午節(jié)的特殊風俗。近年來,蚶江和鹿港同胞一起將其演變成為富有閩南特色的“海上潑水節(jié)”盛大活動。每逢端午節(jié),兩岸對渡的船只都要在蚶江海邊追逐潑水,上百艘船揚帆出海,一起在海上演繹激情水戰(zhàn),交融情誼,并祈求平安興旺。
■水上捉鴨
水上捉鴨在石獅蚶江、晉江安海一帶頗為流行。一根六七米長的圓竹竿,固定在橋墩上,露出外面六七米長,竹竿離水面大約3米高,上面抹上一層油,末端掛著一籠子,里面裝著一只鴨子。選手們只要順著竹竿打開籠子,鴨子落水,那么這只鴨子就是“戰(zhàn)利品”了。相傳這一民俗是鄭成功在福建晉江安海港操練水師的史俗演變,極具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
特色“食俗”多
除了有趣的民俗活動,端午節(jié)泉州家家戶戶還會蒸麥粿、包粽子、煎堆等,敬祖先祀神佛,不僅是泉州人對美好生活的祈愿,也能滿足味蕾。
■包粽子
包粽子,是泉州人家家戶戶過端午節(jié)的一個符號。端午節(jié)還沒開始,泉州的大街小巷開始粽葉飄香。泉州肉粽以選料講究、配料多樣、制作精細、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等,享譽海內(nèi)外。肉粽配上牛肉羹,是泉州肉粽的典型吃法,此外,堿水粽蘸白糖、蜂蜜,也是許多老一輩泉州人的摯愛。
■煎堆
在南方,農(nóng)歷五月初正是梅雨季節(jié),經(jīng)常淫雨霏霏,難得放晴,民間傳說是遠古女媧補天時遺漏了一條縫,天空“漏了”所致,應設法予以彌補。因此,到了端午節(jié)這天,泉州人家家戶戶煎堆,用以敬奉神靈,目的是堵住裂縫的天。堆即麥粉,以及其他配料調(diào)成糊狀粉團,下油鍋煎成一片一片的圓形軟餅;有甜堆(配料用紅糖)和咸堆(配料用綠豆芽、韭菜和小白蝦或海蠣)兩種。
■蒸麥粿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泉州民間有蒸麥粿孝敬祖先和勞動時當點心的習俗。由于泉州地區(qū)歷來是稻麥和蔗糖的主要產(chǎn)區(qū),老百姓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現(xiàn)有原料蒸麥粿。麥粿的做法是將麥粉、糖加水攪拌成漿狀,讓其充分發(fā)酵,再包上柿子葉,放在蒸籠里蒸熟即可。 (黃寶陽 整理)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線上線下齊發(fā)力 泉州40項文旅活動鬧端午2022-05-31
- 端午將至 漳州各式粽子“爭奇斗艷”2022-05-27
- 王者榮耀端午節(jié)活動2022 端午節(jié)有哪些活動2022-05-26
- 端午節(jié),來看世界龍舟聯(lián)賽(福州站)決賽2022-05-23
- 端午節(jié)朋友圈祝福語說說大全 2021端午節(jié)最新最全祝福語圖片朋友圈文案2021-06-11
- 2021端午節(jié)朋友圈祝福語怎么發(fā)?2021端午節(jié)祝福語簡短精選最新匯總2021-06-11
- 端午節(jié)高速免費嗎?2021年端午節(jié)放假多少天幾號到幾號?2021-06-11
- 公安部發(fā)布端午節(jié)道路交通安全預警2021-06-10
- 福建交警發(fā)布2021年端午節(jié)假期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出行提示2021-06-09
- 明天端午假期首日火車票開售 2021端午節(jié)幾月幾號開始放假2021-05-2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數(shù)字泉州”建設提速 泉州市政府與數(shù)字扁擔2022-05-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