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古話說“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到了,隨著氣候變化,不僅腸胃炎、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多發(fā),精神科就診的人數也多了起來。

17日,福州市第二總醫(yī)院神經精神病防治院心理大科主治醫(yī)師鄒曄峰提醒,秋天要警惕“悲秋綜合征”,以及預防精神疾病的復發(fā)。

入秋后看啥都不順眼

竟是患上悲秋綜合征

和往年一樣,入秋后,福州市第二總醫(yī)院神經精神病院精神科就診的人數就多起來。

福州的張女士入秋后就一反常態(tài)。35歲的她有體貼的丈夫、乖巧的兒子,有車有房。可近一個多月來,晚上不想睡,白天睡不著,整天提心吊膽,血壓往上竄,心煩,動不動就撂挑子,在家里常常發(fā)脾氣,看什么都不順眼、不順心。原本喜歡的事現在也覺得沒有意思不想做,即便做了也時常感到精力不足,做了也沒有開心的感覺。一天天看著自己狀態(tài)變得不好,她的內心越發(fā)煩躁不安。近日,她求助精神科醫(yī)生,經診斷,她已出現了輕度的抑郁和焦慮癥狀,也就是患上“悲秋綜合征”。

“秋天是抑郁癥等情緒病的高發(fā)期。”鄒曄峰醫(yī)生介紹,在我國古詩詞中,“悲秋”是個傳統(tǒng)題目。調查顯示,約高達38%的抑郁癥患者,會在秋冬季發(fā)作,秋季的自殺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而至少15%的普通人群,也會在秋天有抑郁情緒的體驗,這就有了“悲秋綜合征”的說法。

究其誘因,包括:秋冬交替,萬物凋零,氣溫變化比較大,景象逐漸蕭條,容易讓人產生蕭瑟、凄涼之感;時間進入下半年,許多人工作壓力大,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此外,人體生物鐘也因不適應日照時間長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jié)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進而使得情緒與精神狀態(tài)受到影響。

如何趕走“悲秋”情緒?

那么,該如何預防“悲秋綜合征”或精神疾病復發(fā)呢?醫(yī)生建議,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適當進行運動,增強免疫能力。體育鍛煉能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和心理變化。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多出去走走。

2.工作壓力時,要允許自己停下來;若遭受了一些挫折,寧作樂觀的幻想,不作消極的猜度;要學會“借力”,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親友,向其傾吐心里話,必要時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就診。

3.實時關注異樣行為或狀態(tài):在秋季,很多以抑郁癥為主的精神類疾病中,往往在復發(fā)前會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怪異行為,這時候患者及其家屬就要注意了。有些患者,在復發(fā)后可能屬于朦朧狀態(tài),會有自殘甚至是傷害他人的行為。

4.不能盲目進補,增加疾病復發(fā)風險:飲食變化入秋之后,大家紛紛開始“貼秋膘”,但一些“發(fā)物”,患者還是避而遠之比較好。精神疾病患者在秋天應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菠菜、蘋果、銀耳等,切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轉發(fā),擴散周知!

(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林容)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啟動高校一流學科培優(yōu)計劃 涉及1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