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吃涼皮也會中毒?近日,有外地媒體報道食用涼皮致人死亡案例,經檢測是米酵菌酸中毒。涼皮等米面制品和泡發(fā)的銀耳等容易被細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而涼皮、銀耳又是夏季餐桌上“常客”,它們上桌前如何保存?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又該怎樣預防米酵菌酸中毒?近日,記者就此走訪本地餐飲店,發(fā)現商家相關安全意識較強。

1日晚,東大路一家涼皮店內坐滿了顧客,不少人點了店內的招牌涼皮。記者看到,為了節(jié)約時間,店員提前將涼皮分裝在打包盒中,放置在室內常溫區(qū)域。“我們的涼皮都是當天做當天賣,絕對不會過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2日中午,在省府路一家麻辣燙店,記者看到保鮮柜中的土豆、腐竹等食材都浸泡在水中。記者問店主,這些土豆大概會泡多久時,店主說:“我們都是當天串,當天賣,一次性的量也不大,就20幾串。”店主還補充:“這些和涼皮等涼拌菜不一樣,涼皮隔夜吃都是有毒的。”

2日晚,鼓西路一家腸粉店內,磨好的米漿放置在常溫環(huán)境下的容器內,記者點了一份腸粉,工作人員一邊從中舀了一勺米漿一邊說:“這個米漿用完最好能放回冰箱保鮮,常溫下放置久了會餿,發(fā)酵后會產生毒素。”他表示,加工區(qū)的米漿都是剛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

夏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食品中細菌較易繁殖,是食品安全事故高發(fā)、易發(fā)的敏感時段。為了防范群體性食物中毒發(fā)生,各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和指導,持續(xù)開展“你點我檢”食品安全行動,排查轄區(qū)內的食品安全隱患。

臺風過后,一些農貿市場、商超進水,導致部分食品腐敗變質。為防止變質食品流入市場,福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指導受災食品經營單位開展自查和受災貨品處置、銷毀,并增加市場巡查頻次。

部門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要從正規(guī)渠道選購食品,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簽,留意產品感官性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餐飲單位要加強進貨查驗,特別是針對米面發(fā)酵制品,要從資質齊全的單位進貨并索票索證。

小貼士

怎樣預防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的耐熱性強,100℃開水煮沸和高壓蒸煮均不能被破壞,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后,會對人的肝、腎、心、腦等器官造成嚴重損害。在目前沒有特效治療藥物的現實條件下,中毒后的致死率超過50%。福州市中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脾胃病科副主任嚴子興介紹,米酵菌酸中毒潛伏期短則一兩個小時,長則48小時~72小時。發(fā)病初期,多表現為胃部不適、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心悸等,體溫一般不高,少數病人于發(fā)病后數小時中度發(fā)熱,稍晚則表現為肝、腎、腦、心等臟器受損害的癥狀。嚴子興建議,不可較長時間儲存玉米面、糯米面、淀粉制品等,河粉、腸粉、粉絲、米粉、馬鈴薯粉條、土豆片、豆腐丁等盡量貯存在干燥、清潔、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滋生霉菌。一旦有霉味,果斷丟掉。另外,銀耳、木耳不可久泡,黑木耳泡發(fā)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記者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首屆福建中青年美術書法作品雙年展在省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