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新聞網(wǎng)5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昨日,福州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小學六年級等各年級復課。如何上好心理健康復學“第一課”,記者采訪了一位心理專家和一位德育名師,就幫助學子度過復課前后的心理調適期進行支招。

學業(yè)壓力和家庭環(huán)境易激化“少年維特的煩惱”

“陸續(xù)復工復課,一些學生在疫情期間積累的矛盾、壓力進入了一個釋放階段,需要給予足夠重視和疏解。”心理專家、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站長王心紅表示,根據(jù)復課前做的調查問卷顯示,壓力最多的來自學業(yè),73%的孩子擔心疫情影響學業(yè),還有擔心被傳染、擔心家人經(jīng)濟收入、和家人產(chǎn)生矛盾等。

王心紅表示,這些壓力是綜合性的,一是家庭親子關系不夠融洽,長期居家激化了原本存在的親子矛盾,不良情緒傳導給孩子。其次是孩子長期居家學習,生活作息相對自由甚至懶散,很難快速走出“舒適圈”,放大了眼前的困難。還有一些孩子居家期間對電腦、網(wǎng)絡、手機形成依賴。

家長應放松心態(tài) 以鼓勵關愛為主

“家庭是孩子的心靈港灣。調查顯示,學生大部分心理壓力和心理支持均來自家庭。”王心紅認為,親子關系融洽的家庭,在面對矛盾爭吵時,更有包容度和彈性。

王心紅表示,隨著復工復產(chǎn),家長面臨著工作、經(jīng)濟和社會競爭的壓力,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學業(yè),大部分家長都會產(chǎn)生焦慮、擔憂等情緒,但作為成年人應該了解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學會自我反省和控制情緒,當和孩子出現(xiàn)沖突、爭吵時,要及時喊停,先退一步,不要讓沖突升級,“靜觀其變”也是一種教育智慧。

王心紅建議家長學會溝通技巧,多鼓勵,少指責,適當降低對孩子的高期望。“同樣說孩子學業(y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會有不同的效果。”王心紅說,家長要學會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優(yōu)點,再鼓勵孩子在學業(yè)上爭取突破。若家長以斥責為主,和其他同學比較,很容易讓孩子喪失對學業(yè)的自信。而對于網(wǎng)絡、手機成癮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溫柔而堅定”地進行干預,注意方式方法,但必須堅持底線。

學校要做好家校銜接 注意循序漸進

德育名師、特級教師、福州格致中學黨委書記周雪英表示,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關鍵。疫情期間,學校通過分發(fā)《給家長的一封信》,家長學校網(wǎng)絡課堂、省級心理名師線上心理講座等方式教會家長親子溝通技巧,指導學生調整作息、規(guī)劃學習,理解尊重家長,做好親子之間的“潤滑劑”。復課后,學校提前準備,德育老師點對點線上家訪進行細致、個性化的指導。

周雪英表示,因為抗疫持續(xù)時間很長了,作為老師,幫助學生適應“從居家生活到學校生活轉變”特別關鍵。學校要相應調整教學計劃,注意循序漸進,通過各級心理名師、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班主任、德育干部等,做好學生心理和德育工作,以感恩教育、勞動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韌性和抗壓性。

“品德比分數(shù)重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尤其希望家長不要只關注孩子學業(yè),不要責備求全,要相信老師、相信孩子,在特殊時期一定要允許學生有犯錯的機會,有充分適應從居家到返校的過程。”周雪英表示。

出現(xiàn)心理壓力可尋求這些幫助

王心紅表示,在家校之外,學生也要主動調整生物鐘,配合學校計劃逐步進入狀態(tài),出現(xiàn)心理波動,及時與老師、同學、家長主動溝通。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qū)(縣)兩級都設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2月1日,福州市教育系統(tǒng)聯(lián)合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閩江學院、全市9個省級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建立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并要求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室同步公開聯(lián)系方式。心理咨詢服務平臺設置了電話、網(wǎng)絡等4條熱線,包括一條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0591—87623297)。學生和家長如果遇到心理壓力和問題,可以及時通過上述方式求助。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兩新”政策顯成效 彰顯高質量發(fā)展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