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網上預訂5個,擺攤售出15個……”日前,武漢傳媒學院2015級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yè)的劉愛蕾同學在市場營銷課課堂上,對他們小組一個月的擺攤經歷進行總結。
教授這門課的是該校文化管理學院院長助理蘇嫻老師。一個月前,她將該班37位學生分成6組,并為每個小組墊付了500元啟動資金,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練攤”。前期市場調研、確定售賣商品、進貨、制定銷售策略、售賣等環(huán)節(jié)均由學生自行分工承擔。課程結束時歸還啟動資金,學生的銷售業(yè)績和擺攤總結也與這門課的期末作業(yè)成績掛鉤。
“圍巾、拖鞋大甩賣。”“三塊錢買不到吃虧,買不到上當,卻能買一杯暖暖的姜汁可樂。”上月底開始,每到晚上 或周末,同學們的賣勁吆喝就會吸引不少師生的目光,校園馬路也變成了熱鬧的“小漢正街”。該班同學劉愛蕾介紹說,這次“練攤”他們小組商定賣滑稽抱枕,第一次從網上批發(fā)了22個抱枕,但出現(xiàn)了一個殘次品。“上理論課時,蘇嫻老師了解情況后,提醒我們網購要先驗貨再收貨,注意防騙。”
據了解,蘇老師上市場營銷課布置“練攤”作業(yè)已有7個年頭,每個小組的墊付資金從最初的300元漲到了如今的500元,總共近兩萬元。“學生們在實踐中得到 的體驗,比干巴巴的理論更有效。如果最后虧了,所有組員一起承擔,這樣也有一定壓力。”蘇嫻老師說,2009級一個學生小組在校外拉到了贊助,沒花成本就賺了近3000元,去年還有個小組賣姜汁可樂,是這么多年來第一次遇到的,學生們的想法越來越新穎,這讓她感到欣慰。“虧損情況很少,這個實踐我會繼續(xù)下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