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雷山苗族盛裝。
色彩絢麗協(xié)調(diào)、構圖對稱和諧、造型夸張抽象,一種技藝跨越千百年,借以針腳,把先輩遷徙的歷史一針一線在繡布上延綿下來。
流傳在貴州省貴陽市、雷山縣、劍河縣等地的苗繡,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被認為代表了中國少數(shù)民族刺繡的最高水平。
2006年,苗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繡,是苗家人再熟悉不過的技藝。
手藝——“繡出每幅圖案的故事、寓意,我都想分享給外人聽。”
苗族人喜愛刺繡就像喜愛唱歌一樣,幾乎視若生命的一部分。
“我們繡的內(nèi)容,都是老人的一些想法、寄托,還有生活的場景,抽象地復制在衣服上。”黔東南州雷山縣郎德鎮(zhèn)烏肖村的楊阿妮,是萬千苗家姑娘的一個縮影。
雷山縣阿妮繡業(yè)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楊阿妮
從小看著針線在媽媽手中穿梭,花、鳥、蟲、魚、蝴蝶、龍、老人們口里的神話故事、歌里唱的歷史傳說,生動地被“搬”上了衣服、穿上了身,這份瑰麗而又奇譎的美,在楊阿妮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
傳說,苗族先民是蚩尤的后人,最先居住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因戰(zhàn)亂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qū)。苗族無字,以繡傳史。苗繡正是與苗民南遷史聯(lián)在一起,以絲線做筆,從衣領到褲腳,以滿滿的刺繡圖案記錄著遷徙跋涉的過去。
苗族的刺繡不僅熱烈奔放,而且蘊意著神秘悠遠的篇章。
“我穿著苗族的服裝出去展示,別人都覺得特別稀罕,特別好看。但是我們的圖案和工藝都太抽象了,外人不容易理解,只有本民族的人才懂。”楊阿妮指著繡片上的圖案解說到。
苗繡技藝繁復,針腳大體分為繡、插、捆、灑、點、挑、串七種,繡法獨特而多樣,雙針鎖繡、縐繡、辮繡、破線繡、打籽繡、堆繡、蠶繡、包邊鎖邊繡……苗族婦女刺繡不打底稿,不描草圖,全憑自己天生的悟性,嫻熟的技藝和非凡的記憶力。
“你看我們繡的圖案,這是一條龍,但又像魚又像蛇,繡的蝴蝶又像花又像龍臉又像石榴花。以前我們的手藝傳女不傳男,傳內(nèi)不傳外。這樣的習俗讓外人接觸不到,難以解讀。”裝飾紋樣的夸張變形,鮮艷明麗的色彩堆砌,幾乎每一個刺繡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古老”“神秘”“文獻特性”正是苗繡最鮮明的標志。
“我很自豪可以給別人解說每幅圖案背后的故事、寓意,這就是我們苗族的生活,我們一起貼近這些東西(苗繡),才能一起共享、一起發(fā)展。”楊阿妮笑道。
守藝——“每一件舊衣物都是一個傳遞,是一顆火種。”
隨著年歲的增長,楊阿妮心中的那顆“種子”發(fā)了芽。
“讀初中的時候,學校晚上關燈,同學們點煤油燈看書,我是點著燈繡花。”楊阿妮羞澀地說。初中畢業(yè)后,她直接報考了雷山縣民族職業(yè)技術學校民族藝術班深造苗繡技藝。
“對于我們苗族來說,刺繡技藝就是勤勞持家、聰明智慧的象征。”楊阿妮坦言,傳統(tǒng)技藝世代相承從未斷絕,并不僅僅是依靠情懷,更是因為它來源于日常,也“回歸”于日常。
“2005年,我嘗試著出來考察市場,把繡好的成品,比如嫁衣、便裝拿到雷山縣城賣,平均一天賺十幾二十塊,也算謀生吧。”彼時,光顧的人基本都是雷山縣城或周邊村鎮(zhèn)的苗家姊妹,說是買賣,其實都是人情事故。“都是我們苗家寨子里的人,誰家不準備這些衣服呢。我可以繡給我女兒,也可以繡給她們的女兒、媳婦,大家一起共享。”
苗繡紋樣繁復,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楊阿妮知道,這份維系苗家人感情的手藝不能丟,也丟不掉。2008年,第三屆貴州省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大會在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舉辦。“游客看到我們穿在身上的盛裝,特別驚奇、特別喜歡。在現(xiàn)場繡的作品,還沒完工就被搶空了。”
民族手工藝品受到追捧的熱烈程度,讓她驚喜不已。在組織當?shù)乩C娘努力產(chǎn)出產(chǎn)品推向市場的同時,她有一條原則格外矚目:刺繡作品只賣新的,不售賣老的衣物。
“這些舊的衣服,真正是一種傳遞的感情。”楊阿妮小心翼翼地展開自己收藏的數(shù)件古衣,緩緩撫摸著布上的花、鳥、魚、蟲……從小深植心底的紋樣圖案,泛起記憶的陣陣漣漪。
苗族女人一生必須有三套衣服,一套是嫁衣,一套是節(jié)慶日的盛裝,一套是入土時的葬衣。衣上的刺繡,是每個人最為獨特的身份編碼。
楊阿妮收藏的古衣已有近百年歷史,紋樣色彩依然鮮艷奪目,針腳細膩令人驚嘆。
她收藏的古衣,有的已走過七八十年,甚至近百年,但仍讓在場觀看的人吃驚不已:色彩搭配大膽、靈性,撞色、漸變、襯托等藝術感十足,幾何構圖給人統(tǒng)一和諧的美感,越過百年的時光流轉,衣物們依然滲透著不老的“氣質”。
“雖然這些衣服的主人很多都不在了,但是看著上面繡花的樣式、每一處針法,就好像她還存在的樣子,鮮活地站在我的面前。”楊阿妮感慨地說。在她看來,每一件舊的衣服都是一種傳遞,一顆火種的傳遞。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歷史、人與土地的根脈情結造就了當下,“如果沒有這顆火種,也就沒有今天。”
受益——“我們也要和知名大企業(yè)合作,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
當一項技藝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引人關注的不僅是它“曾是怎樣”,還有它“將會怎樣”。
2008年7月,楊阿妮組織成立了雷山縣阿妮繡業(yè)有限公司,民族傳統(tǒng)的技藝不再僅僅囿于大山的落后手工,繡衣繡片也不再僅僅是苗嶺深閨的陪伴。從歷史走到當下的非遺,在她手上煥發(fā)新生。
車枕作為傳統(tǒng)手藝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獲得市場好評。
“我們做的車枕,外面的圖形是用苗族縐繡工藝做的雙龍,內(nèi)芯裝的是雷山當?shù)禺a(chǎn)的茶葉碎末。既實用,又有創(chuàng)意,在2017年獲得了黔東南州十佳旅游商品。”讓楊阿妮自豪的不僅是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再生,還有良好效益帶來的脫貧成效。
一對車枕上的苗繡裝飾,正是出自村里繡娘之手,經(jīng)過楊阿妮的牽線搭橋,公司所需產(chǎn)品訂單分發(fā)往各村寨,繡娘們在家就能就業(yè)。
楊阿妮利用“公司+農(nóng)戶”的形式,通過培訓、創(chuàng)意設計、生產(chǎn)加工、市場營銷等措施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一批繡娘,加大苗族織錦、織布、繡包、繡片、民族服飾等刺繡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研發(fā)和生產(chǎn)。“公司+合作社+繡娘(刺繡加工戶)”生產(chǎn)聯(lián)營模式,帶動了貧困地區(qū)婦女就地就業(yè)和發(fā)家致富。
“我們通過培訓,一個村有七八個婦女專做一種產(chǎn)品,一年下來,產(chǎn)值平均每人可以收入兩萬多元。”
通過整合全縣繡娘的手工藝,將苗繡推向產(chǎn)業(yè)化,不僅輻射貴州,更面向省外、國外市場。雷山縣阿妮繡業(yè)與廣州例外服飾公司合作、與原創(chuàng)設計品牌花木深推出苗繡高級定制系列等探索,讓民族手工藝在現(xiàn)代裝飾藝術品中有了新的解讀。
當苗繡遇上時尚,碰撞出的效果十分驚艷。
“下一步,我們希望能夠跟大的品牌和公司合作,把工藝放在時尚的東西上,跟服裝、抱枕、圍巾等融合起來,嘗試去做設計、做創(chuàng)新。”楊阿妮期待通過媒體平臺,呼吁更多的人關注苗繡,關注民族品牌。
非遺是先輩通過日常生活的運用而留存到現(xiàn)代的文化財富,而傳承的旨歸,在于增強非遺的生命力,意味著讓非遺擁有強大的蔓延力量,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在雷山,我們看到了非遺傳承創(chuàng)新打開壁壘,過去與未來的承接、聯(lián)系和互動讓人充滿期待。
文/圖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韋一茜 周雅萌
責任編輯:趙睿
- 繡娘顧蘭花:指尖繡出苗鄉(xiāng)脫貧致富路2018-02-07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苗族織錦技藝傳承人甘小芝:小小“織女夢” 2018-05-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