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武漢大學訃告,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該校原校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陶德麟,因病醫(yī)治無效,5月24日17時0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遵照其生前遺愿并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在網(wǎng)上設立紀念堂。
1992年至1997年間,陶德麟擔任武漢大學校長,“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訓就是在他任上擬定。武漢大學稱,他治校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學校各方面的工作都邁上了新的臺階。他的逝世是我國哲學界的重大損失,也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大損失。
哲學界思想解放的領路人之一
陶德麟祖籍湖北黃岡,1931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1949年至1953年在武漢大學經(jīng)濟系學習,畢業(yè)即留校成為時任校長李達的學術研究助手,1956年起任教于武大哲學系。
據(jù)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官方網(wǎng)站資料,從事哲學理論研究的陶德麟,初入學術界便嶄露頭角。1955年,24歲的他寫下論文《關于“矛盾同一性”的一點意見》;1956年至1965年,他在《紅旗》《新建設》等刊物上發(fā)表30多篇論文,參加湖北省委講師團,執(zhí)筆撰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后出版為《唯物辯證法大綱》)。
1978年,陶德麟出席了社科院在北京召開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哲學討論會”,并作大會發(fā)言,其后又在《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系列論文,系統(tǒng)論證實踐作為檢驗真理標準的唯一性、旗幟鮮明地批駁“兩個凡是”,在學界內(nèi)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2009年,他入選湖北省“新中國成立60年功勛人物100人”和“改革開放三十年影響湖北三十人”,2010年當選為湖北省首批“荊楚社科名家”。
另據(jù)武漢大學介紹,除了畢生致力于研究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學理根據(jù)和方法論問題,進入新世紀仍論著迭出之外,陶德麟還主持編寫了多種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并曾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總論”和“辯證唯物主義”部分副主編,撰寫了多項重要條目釋文。
任武大校長愛才惜賢傳為美談
專研學理的同時,陶德麟也是一位備受愛戴的師者、卓有貢獻的教育家。在他看來,“哲學不是高懸在空中的太陽,一定要扎根大地;哲學家不能脫離人民,一定要關心人的命運”。
1984年,陶德麟被國務院評為博士生導師,同年就任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哲學系主任;1992年,61歲的陶德麟被任命為武大校長,至1997年卸任。武大如今的校訓“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正是在他擔任校長時擬定。
武漢大學對陶德麟掌校時的功績給予高度評價,稱他以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在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和后勤管理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武漢大學各方面的工作都邁上了新的臺階,對武漢大學后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據(jù)校方介紹,陶德麟愛智求真、愛才惜賢,許多事例在學界傳為美談。他強調“不拘一格育人才”,認為不能壓抑人的個性、像流水線生產(chǎn)工業(yè)產(chǎn)品一樣辦教育,必須使人才各有特點、各展所長、千姿百態(tài)、群星燦爛。
卸任高校領導職務后,陶德麟仍傾力傳道育人,扶掖中青年學者的成長。2004年,他被遴選為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2018年11月光榮退休。
南都記者獲悉,陶德麟生前是學界公認的“哲學宗師”、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最有影響的前輩學人之一,但他為人謙和,榮辱不驚。他曾說:“我深感自己是一個平庸的探索者,在浩瀚無際波濤洶涌的哲學大海里乘桴而行,無異以蠡測海,所見之微自不待言。而今垂垂老矣,還常常自覺如童稚之無知。然而我并不怨悔。”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山東一別墅10年無人認領原因揭秘 具體詳情始2020-05-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