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2、惡性洗腦

有媒體把“藍鯨”游戲形容為“電子邪教”,對此我十分認同。自殺游戲的泛濫與傳播固然有參與者的好奇心與自殺意念等方面的原因,但是我們更加不能忽視的是游戲組織者所采用的一整套類似于邪教或者傳銷的“洗腦機制”的魔力,這讓諸多青少年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那么,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俄羅斯藍鯨死亡游戲致多名少女離奇自殺 如何能加入藍鯨游戲?(3)

洗腦(Brainwashing),也稱為“精神控制”(Mind Control),就是團體或者個人用一些非道德的操縱手段來說服某人按照操縱者的愿望改變自己,從而使個體徹底改變對自我以及對外界事物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灌輸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使個體重建有利于某個組織的全新認知基模,并使個體依賴于這個組織,成為組織的工具。簡單來說,洗腦就是通過降低你的思考判斷力而讓你相信連洗腦者自己都不相信的信息。

常見的洗腦術(shù)可以粗略地被分為三大類,讓我們來一一對應(yīng),看看游戲組織者的惡毒伎倆:

首先,是信息控制。最常見的手段為封閉信息交流(或者單一信息來源),操縱者通過控制人的時間和生理環(huán)境,提供單一種類及來源的信息,讓你沒有足夠的機會接觸到正面的信息,從而使你相信他們說什么都是對的?;氐接螒蛑?,我們可以看到例如:4:20起床,在50天中每天都要完成一個任務(wù)等,這些都是在控制你的時間;而全天觀看恐怖片,不與外界溝通等,則是在控制你的信息來源,讓你接觸到的都是負面的或者關(guān)于死亡的信息。

為什么這樣能洗腦?如果從記憶的腦細胞機制上講,就是通過不斷地輸入反復強化,持續(xù)作用于大腦皮層下的“反響回路”來影響你的短時記憶,從而影響你的長時記憶。又因為人們潛意識相信“所見即世界”,認為“自己得到的關(guān)于某個事件”的信息,就是“與這個事件有關(guān)的所有信息”。所以,如果你見過的所有馬都是黑色的,你大概不會去懷疑“是不是也有白色的馬”這件事吧。

其次,是行為干預。常見手段為去個體化(Deindividuated)。為什么平時熱愛家庭,樂于助人的善良人到了戰(zhàn)場上會變成制造大屠殺的惡徒?為什么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可以變得無所畏懼地去采取自殺式襲擊?這往往是因為他們在長期洗腦中喪失了“個體感”,把自己完全當成了集體中的一個角色,并只會做這個角色“理應(yīng)做的事情”。群體情景可能會使人失去自我覺知能力,并導致個體喪失自我和自我約束,這便是“烏合之眾”的由來。

回到游戲中,參與者都曾不止一次地被命令通過自殘的手段來在自己身體各處雕刻“藍鯨”圖騰;同時,這個圖騰作為組織的標記出現(xiàn)在游戲行進的各個場景下,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游戲參與者“你是這個集體角色下的人”,“你不是自己,而是角色“。

最后,是人格摧毀。常見的手段為通過“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來摧毀個體的整個自信體系。“習得性無助”是指因為重復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這個理論最早于1967年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通過動物實驗提出。他把狗關(guān)到籠子里,只要狗一觸碰籠子門,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多次試驗后,即使他把籠子打開,狗也不會再逃跑了,只會蜷縮在籠子里。

正如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當個體面臨不可控的情境時,一旦個體認識到無論自己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不可避免的結(jié)果后,便會產(chǎn)生放棄努力的消極認知和行為,表現(xiàn)出無助、無望和抑郁等消極情緒。習得性無助并不全是因為“意志力薄弱”,同時它也并不能以當事人的意志力為轉(zhuǎn)移。

只要給予足夠多的摧殘,足夠多的絕望,就能讓幾乎任何人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tài)中。而回到游戲中,組織者正是通過不時提出讓參與者懷疑、否定正常生活的問題;打擊參與者自尊(包括辱罵、貶損等);利用裸照威脅參與者不得退出等方式來惡化參與者的身心狀態(tài),降低理性判斷能力,并最終使人裹足不前的。

俄羅斯藍鯨死亡游戲致多名少女離奇自殺 如何能加入藍鯨游戲?(3)

“藍鯨”自殺游戲,自從今年5月初傳入中國至今已經(jīng)收獲了全國各大媒體以及民眾的無數(shù)關(guān)注。然而,在相關(guān)報道下,認為“這款游戲在中國沒有市場”的大有人在,并且振振有詞。而評論區(qū)里,對諸如“這是有多無聊,還是作業(yè)少了啊”,“中國小孩相比外國小孩來講,想活的人多,膽子小”,或者“玩這種游戲的都是智障”的點贊者無數(shù)。

我不禁要問,這些人和說“抑郁癥不就是不開心嗎,看開一點吧”的人到底有何不同?

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讓大家了解,很多事情并非表象所看到的那般簡單。我只希望,那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青少年,當他們無助時,困惑時,能夠被看到,能夠被撫慰。他們并不是“藍鯨”游戲始作俑者口中的生物垃圾,他們更需要向善的引導,走出這一小段人生路上的陰霾。

我們都值得被這世界溫柔以待,愿光明與你同在。

責任編輯:劉微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年終盤點:過去這一年中國為全球經(jīng)濟增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