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檢察官為民討薪 82名工人喜領欠薪開心回家過年

啟動刑事和解 檢察官為民討薪

海峽網2月5日訊(泉州網記者黃墩良 通訊員王榮燦 唐冰穎 文/圖)“本來以為今年拿不到錢了,沒想到年前檢察官居然幫我們把錢給要到了,這下可以開開心心地回家過年了。”1月31日,82名工人喜笑顏開地從豐澤區(qū)檢察院陳檢察官手中領到被拖欠3年的工資。

泉州檢察官為民討薪 82名工人喜領欠薪開心過年

工人開心地從檢察官手中領取欠薪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該院在辦理犯罪嫌疑人呂某涉嫌惡意拖欠82名工人工資70余萬元一案中,運用“刑事和解”制度,成功化解了當事雙方持續(xù)多年的薪資糾紛。

惡意欠薪逃匿 嫌疑人被逮捕

據(jù)悉,呂某原來在豐澤區(qū)經營一家工藝品公司。2014年8月,公司經營困難,他拖欠82名工人工資,后逃匿到了外地。

2015年,經勞動仲裁,認定呂某累計拖欠工人工資90余萬元。經各方努力,工人們只拿到一點錢。2015年10月份,豐澤公安分局對呂某拖欠工人工資一案立案偵查,并對他進行網上追逃。

去年10月7日,警方在四川省將呂某抓獲歸案。豐澤公安分局向豐澤區(qū)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呂某。經審查,豐澤區(qū)檢察院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批準逮捕呂某。12月29日,該案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啟動刑事和解 檢察官為民討薪

“春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如今最要緊的,還是幫這些辛苦勞作的工人們拿到血汗錢,讓他們安安心心地回家過個好年。”承辦該案的陳檢察官在審查起訴案件時,敏銳地意識到案件的特殊性,第一時間向該院領導匯報,啟動了刑事和解程序,盡快為工人討回欠薪,以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由于呂某在押,其家屬提出取保候審申請。檢察官調查后發(fā)現(xiàn),呂某夫婦從外地來到泉州經商,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守法經營,按時發(fā)放工人工資。2014年開始,在公司虧損的情況下,呂某還曾借錢為工人發(fā)放工資,后因資金周轉中斷導致工資無法發(fā)放,最終逃匿引發(fā)了該案。如今,這些工人也是多年在該廠工作的老工人。

刑事和解程序啟動后,檢察官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檢察官在調解過程中發(fā)現(xiàn),呂某到案后,其家屬已兩次籌款共計39萬元用以補發(fā)工人工資,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他的家屬經濟情況也不理想,籌措資金也面臨著重重困難,而工人們又一心想要拿回全部工資回家過年。

該怎么辦?檢察官察覺,還是要找到折中的辦法,讓雙方各讓一步。

此后,檢察官對當事雙方做了耐心細致的釋法說理工作。對呂某家屬,他一方面講法律,說明支付勞動報酬是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明確返還大部分工資是取保候審的先決條件;另一方面講情理,說明被欠薪工人多年跟隨呂某打拼深情厚誼,年關前急需血汗錢養(yǎng)家糊口、回鄉(xiāng)團聚。對于被欠薪的工人,檢察官則說明呂某無法支付工資實在是因為缺乏資金,希望工人能看到呂某家屬幾番四處籌資的誠意。

最終,在檢察官多番的努力下,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由呂某家屬再度籌款21萬元現(xiàn)金。

領回多年欠薪 工人們樂開了花

1月31日上午,豐澤區(qū)檢察院檢務大廳人頭攢動。數(shù)十名工人在檢察官的指引下核對工資數(shù)額,簽字領取多年的欠薪。

領到錢的工人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拿起手機錄起了像,有的談論著這筆錢的來之不易,有的盤算起了回鄉(xiāng)的日子。

2月1日,當工人們與呂某家屬達成刑事和解后,檢察院經過羈押必要執(zhí)行審查,對呂某變更為取保候審。

“趕在春節(jié)前幫工人們討回欠薪,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工作,也是我們檢察機關長期堅持的為民服務宗旨。”豐澤區(qū)檢察院檢察長許金約告訴記者,值此歲末年初,該院還將繼續(x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將嚴打惡意欠薪犯罪行為作為當前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積極與有關職能部門合作,化解欠薪糾紛,嚴打惡意欠薪犯罪,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加強產融結合 助力企業(yè)發(fā)展 福建省企業(y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