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這幾天,臺灣遭遇了多次地震,福建各地也有明顯震感。網友紛紛表示:福建人都要晃暈了!

說到地震,應急避難點最受人關注。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發(fā)生地震時,城市的大型體育場館其實是特別理想的好去處。

今天,就一起來了解福州哪些體育場館是“官方”避險點,以及體育館作為避險點的獨特優(yōu)勢。

收藏!福州這些體育館,都是地震應急避難點!

福州有哪些體育館是應急避難點?

體育場館不僅推動了體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因其空曠堅固的特點,如今在避災、避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國發(fā)(2010)18號)就已經提出“各地區(qū)要結合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因地制宜搞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統(tǒng)籌安排所需的交通、供水、供電、環(huán)保、物資儲備等設備設施”。

我們以福州為例,根據福州防震減災中心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名單,全市有188處地震應急避難點,其中包括這些體育場館:

收藏!福州這些體育館,都是地震應急避難點!

(省內其他城市地震應急避險點,以當地應急管理部門最新發(fā)布內容為準)

收藏!福州這些體育館,都是地震應急避難點!

體育場館作為避難點有何優(yōu)勢?

城市體育場館憑借著空間大、結構強、分布廣、交通暢、設施全、流線多等特點,表現(xiàn)出得天獨厚的防災避難優(yōu)勢。

主體空間大房間多

部分體育場包含400m跑道的室外田徑場,可作為臨時集中帳篷搭建處。室內體育館通常包含70mx40m比賽場和配套訓練場地,能夠遮風避雨、使用靈活。

體育場館看臺下有較多層高適宜可使用的房間,便于各類人員分別開展救災工作,是災害發(fā)生時設立救災臨時指揮中心的最佳場所。大空間的停車庫和體育器材室適合存放救災物資,廣播大屏信息控制室便于新聞廣播和協(xié)調指揮。運動員洗浴設施可轉變?yōu)楣苍∈?。體育建筑建設標準高,通常配有獨立的供暖、發(fā)電機房,災時若城市供電中斷,應急發(fā)電可滿足場館避難生活的用電需求。如都江堰體育中心,成為2008年抗震救災指揮“總部基地”。

大跨鋼結構強度高

體育場館多為大跨鋼結構,考慮到大空間結構支撐少,荷載預留系數高,抗風壓抗震性能強,塑性形變能力強,加上高敏感性的消防滅火系統(tǒng),能有利保障災民的住宿安全。此外自然通風、防火性能強。

室外開敞分布廣泛

體育場館根據賽事等級和規(guī)模大小不同,總體布局方式多樣,擁有不同程度的開敞空間,如熱身田徑場、露天運動場、集散廣場、停車場、大片綠。城市級場館,布局較為集中,通常以體育中心為主有一場多館,其周邊集散廣場停車場地面積大,與外界相對隔離,便于人員和物資的集中和中轉。社區(qū)級體育活動中心,布局較為分散,通常以健身中心為主有籃球羽毛球館,其周邊設置室外健身場地,與社區(qū)聯(lián)系緊密,便于人員的緊急轉移和就近安置。前者少而遠,后者多而近,在城市中均勻散點分布,形成了規(guī)模完備分布廣泛的應急服務后備力量。

周邊交通暢配套全

體育場館內大量災民可使用觀眾衛(wèi)生間,但仍缺乏淋浴等衛(wèi)生配套設施。成熟的體育中心多周邊交通發(fā)達,公交體系完善,便于各項物資順利暢通集散。配套商業(yè)小賣餐飲點等災時可變?yōu)樯钗镔Y領取分發(fā)點,提供便民服務。

流線多樣分隔管理

體育館室內環(huán)境舒適,消防通風采光考慮周全,因一層功能復雜,使用人群有運動員、媒體、組委會、貴賓等,各自流線獨立不干擾且擁有進出口,災時便于不同部門進行工作管理。如媒體中心、貴賓中心可改造為應急醫(yī)療區(qū),確保醫(yī)療區(qū)布局緊湊潔污分流,如某體育館媒體區(qū)的新聞發(fā)布廳可改造為集中輸液室,大新聞辦公區(qū)可改為病房,各獨立辦公室可改為各科室等,如圖所示。運動員盥洗室、餐廳為災民日常生活開放,二層的觀眾平臺可作為棚宿區(qū)。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盛世蓮開】習言道|澳門是偉大祖國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