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日舉行的第4屆福州(福清)枇杷節(jié)的新品種枇杷品鑒會上,一都鎮(zhèn)善山村村民陳依揚選送的“白早鐘8號”枇杷奪魁。
30多年前,陳依揚迫于生計的“無心插柳”,讓“一粒枇杷”在一都落地生根,帶領村民致富。
30年后,兒子陳文南接棒,創(chuàng)辦依揚家庭農(nóng)場,通過枇杷品種改良、種植橄欖等,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帶頭人。
陳依揚:
引進枇杷 助家鄉(xiāng)脫貧致富
6日上午,記者跟隨陳依揚,爬到半山腰,看到滿山的枇杷綴滿枝頭。陳依揚感慨道,善山村當初就是依靠種植枇杷,擺脫了貧困。
20世紀80年代初的善山村,村民賴以生存的是不多的水田耕地。陳依揚不甘于貧窮,他跑到山上開荒種果,什么能種就種什么,直到遇到枇杷。
當時,陳依揚試著從莆田引進幾棵“解放鐘”枇杷樹,沒想到種出的枇杷味道甘甜爽口。他大膽擴種到200多棵,成了全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全鎮(zhèn)第一個種枇杷的人。
后來,福州市扶貧工作組來了,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一都氣候和土壤特別適合枇杷生長。有了“官方認證”,陳依揚將自己的枇杷園擴種到2000多棵。
很快,陳依揚成了萬元戶,是遠近聞名的“枇杷大王”。在他的帶領下,村民紛紛效仿種植枇杷,最終紛紛擺脫了貧困。21世紀初,全村僅種枇杷人均年收入近3萬元。
“那時家里每天都有村民上門請教種植技術,父親總是傾囊相授。”陳文南回憶道。
陳文南:
瞄準商機 接力振興鄉(xiāng)村
進入21世紀后,一都枇杷因為銷路窄、產(chǎn)量大,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為擴大枇杷的銷路,陳文南等一批年輕人開始選擇自己帶貨跑外地市場。
陳文南說,他在廣東見到一種高價的鮮食橄欖:三棱橄欖。1公斤三棱橄欖可賣800元以上,是“欖中之王”。陳文南覺得這是個機會,決定說服父親將部分枇杷果園改種三棱橄欖。
然而,三棱橄欖的栽培時間長達9年,這意味著前期投入成本高、時間長,要能熬得住、等得起。和父親種下第一棵枇杷樹一樣,陳文南的選擇也讓村里人感到不解。但陳文南異常堅定:“種果和做事一樣,都要做在前頭。”
2002年起,陳依揚父子花了2年時間,種植了1000棵三棱橄欖樹。2014年,陳文南創(chuàng)辦了依揚家庭農(nóng)場,種植橄欖、枇杷、櫻桃、沃柑等十多種水果,僅三棱橄欖,去年營收就達300萬元。陳文南成為村里的鄉(xiāng)村振興帶頭人。
這幾年,一都鎮(zhèn)聯(lián)合福州日報社等單位連續(xù)舉辦枇杷節(jié),并在保險、電商、物流、品種改良等方面進行政策扶持。這讓陳依揚父子把目光再一次瞄準枇杷,進行品種改良。
去年起,陳文南擔任善山村黨支部書記。他說,他有義務帶領村民,在新一輪鄉(xiāng)村振興中走前頭。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中建五局福清江陰小鎮(zhèn)項目開展“學黨史祭英烈,守初心強信念”清明祭掃活動2021-04-06
- “一閘三線”工程福清段逾七成完工2021-04-06
- 福清果農(nóng)劉阿妹日子越過越紅火2021-04-06
- “華龍一號”有多牛,聽總設計師為你揭秘2021-04-06
- 福清行政服務中心新增一個分中心2021-04-02
- 新建福廈鐵路 福清境內(nèi)新增特大橋2021-04-01
- 福清加強危險化學品監(jiān)管2021-04-01
- 福清在“散亂污”整治基礎上開展景觀改造2021-03-31
- 大國重器——“福建造”海上風電機組發(fā)運2021-03-31
- 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置多個分中心2021-03-3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