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華語音樂影像志展映以“音樂·人·可持續(xù)”三大關鍵詞,將于2023年12月5日至12月8日在上海音樂學院鼓浪嶼音樂研究中心及思明電影院舉行。
本屆展映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藝術研究院、上海音樂學院亞歐音樂研究中心、上海音樂學院鼓浪嶼音樂研究中心、廈門市音樂學校(廈門大學附屬音樂學校)、上海音樂學院圖書館共同承辦,中國民族博物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影視與影視人類學專委會、長三角區(qū)域音樂教育與藝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聯(lián)盟協(xié)辦。
自上世紀初葉,民族志電影已成為學術研究和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民族志紀錄片在英、法、澳、俄、美等國的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專家倡導下取得發(fā)展,成為民族志田野調(diào)查的有效手段迅速向世界各國傳播。
與民族志電影結合的音樂影像志是音樂行為及過程保存、表述和研究的現(xiàn)代學術手段。運用音樂影像志方法,能夠更緊密地關聯(lián)音樂產(chǎn)生的文化語境,以便更深刻地理解音樂;是音樂學以及藝術學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音樂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重要路徑。
華語音樂影像志展映(CMEFF)創(chuàng)立于2019年,采用雙年展形式呈現(xiàn),聚焦中國與華語地區(qū)的傳統(tǒng)音樂遺產(chǎn)、音樂表演與當代音樂生活,系中國第一個以音樂為對象的紀實類影展。至今在上海大劇院、廈門鼓浪嶼成功舉辦兩屆,并于臺北、花蓮巡展,展映影片共60余部。
華語音樂影像志展映旨在促進影像與音樂兩個藝術門類的結合,“在民族音樂學(或稱音樂人類學)的視野下,通過影音手段,持續(xù)展示、思考、推廣華語世界中各種音樂類型,并在這個過程中,探索音樂的多重面向,”策展人程俏俏表示,“電影作為一種強大的媒體形式,能夠將音樂的美妙之處傳達給觀眾,并通過對音樂實踐視覺化的觀察,探討音樂作為人類行為中獨特且不可或缺的存在。”
每兩年一次的華語音樂影像志展映在今年迎來自己的第三個生日,除金、銀、銅獎外,新設有包括最佳音樂學術探索、社區(qū)影像、聲景、音樂教學影像等10個特別獎項,以此鼓勵創(chuàng)作者在相關領域的更多建樹。本屆組委會共收到參評影片51部,現(xiàn)場將展映23部晉級終評的作品,最終獲獎影片將于12月8日在頒獎典禮中公布。
此次展映影片內(nèi)容豐富,縱覽其內(nèi)容,仿佛置身一個“時代廣場”。從樂器的制作與改革、傳統(tǒng)音樂在當代面臨的挑戰(zhàn),到音樂人的追索旅途、歷史事件回溯、民族音樂學者深耕田野的經(jīng)歷等,不僅是一場音樂影像的盛宴,更是一個引人思考、面對社會問題的機會。
【展映設有11個單元】
藏地密碼:《不止于戲》《藏鄉(xiāng)民謠》
土家族文化堅守:《孝當大事》《此生一戲》
侗苗音詩:《苗族賈理》《最后的古歌》《說春》
都市時代:《人生就是折騰》《廣場上的舞蹈》
生命與信仰皆在路上:《鄉(xiāng)音:行走的戲班》《西行樂跡》
彩云之南:《司崗里:佤山回響》《牡帕密帕-李扎倮》
月琴的平行時空:《弦·音》《碗碗腔月琴》
一“笛”貫絲路:《執(zhí)此一生簫》《回聲》
壯人傳承:《夜班老師》《源》
歌聲徹山巒:《我的父輩是“嗓嘎”》《山語》
音樂檔案:《牽亡歌陣》《藏族舞蹈典藏》
除影院展映外,本次活動在上海音樂學院鼓浪嶼音樂研究中心同步設有第一、二屆華語音樂影像志以及學科研討會等相關學術活動的回顧展覽。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檔案”主題下的兩部極具學術價值的田野實錄作品《牽亡歌陣》《藏族舞蹈典藏》也將置于展覽中呈現(xiàn)。島上展覽與陸地上的展映彼此回應。
責任編輯:趙睿
- 國內(nèi)首個多級火箭回收實驗曝光!明年發(fā)射入軌2023-11-21
- 消息稱臺積電考慮在日本建設第三工廠 瞄向 3nm 芯片制造2023-11-21
- 科技賦能!九牧助力2023廁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成功舉辦2023-11-20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綻放和諧之聲 共唱時代贊歌”第十六屆福州2023-11-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