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碼
分享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婚戀可以說是人生中最揪心的課題了。

愛情元素的適用性,讓幾乎所有類型電影都能插入一段戀情支線,而影視、音樂、小說、問答所構造的愛情故事,在為受眾提供一個個美好片段范本的同時,也不斷在為人們強化一個并不那么真實的戀愛幻覺。那些喊你“快坐下,來看我(剛編)的撩漢故事(附二維碼)”的文章,可能會讓你產生一種仍處在“愛她就天天揪她辮子”的古樸純真年代。

如果借用wiki上對愛的解釋,把愛情看作“荷爾蒙、信息素和對愛情的信念”產生的反應,那么熱衷于甜蜜憂傷的愛情小確幸,跟潛心專研“PUA 學 50 招”的人對愛情的看法自然不會相同。

技術流的討論各種各樣,但單身人群明顯對“說了那么多,為什么我到現在還是單身”這個話題更感興趣。

好奇心研究所曾經秉持著為單身人群打開擇偶新局面的理想發(fā)布過一個“你是在哪兒遇到你的對象的?”的調查,一共收到了 6470 次表態(tài),其中排名前三的答案是:“然而并沒有對象”(1328 票),“好想回答這個問題”(979 票)和“為啥我看個新聞都要被虐狗”(693 票)。

在好奇心研究所一個名為“你對象做什么會讓你感到情感幻滅?”的投票中,我們收到了 10843 次表態(tài),排名第一的答案是“沒有對象”。

在好奇心研究所另一個名為“你收到過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情人節(jié)禮物?”的投票中,排名前三的答案是“沒有收到過情人節(jié)禮物”,“情人節(jié)跟我沒關系”,“二十多年了,完美地避開了每一年的情人節(jié)”……

為什么單身?為什么難以展開一段戀愛關系?

為了了解當代年輕人的戀愛情況,好奇心研究所曾做過一個關于年輕人沒談戀愛的原因調查,共得到 7919 個反饋,其中我們能看到當代年輕人在戀愛這件事上遇到了這些難題。

對于想愛而不得的人來說:

1.談什么戀愛,脫貧才是大事

以一線城市房價的增長速度和加班頻率,確實可以稱得上“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身處每天都在飛速變化的城市,拿著并不可喜的薪資,白天上班忙一天,半夜回家就倒頭就睡著,周末好不容易才擠出點時間能補覺,每每想到談戀愛,不禁提出“when?where?who?how?”的 3W1H 哀嚎模型。在整個大環(huán)境都在倡導提高生活品質和消費升級下,對這些疲于奔命的年輕人而言,比起分時耗力的戀愛,提升自我、提高收入、擁有事業(yè)是當務之急,或者說,是更容易“付出產生收益”的。

2.我還沒準備好,不能不行不可以

通常出于不可言說的自我評價,我丑、窮、矮、挫、宅,一堆臭毛病只有自己能忍受,不愿意麻煩別人,也不愿意被別人麻煩。覺得現在的自己還不夠好,沒別人帥也沒別人有錢,不會有人喜歡自己。因為總把自己跟媒體輿論和影視建立的那套“戀愛標準”相比較,不相符則不自信,擔心表白后可能連朋友都做不了。覺得能和喜歡的人聊上幾句就很滿足了,談戀愛連想也不敢想。

3.分不清喜歡和愛,對愛情有執(zhí)拗的堅持

不知道是真的喜歡還是有好感,或者喜歡的有很多,沒有一個能說一句我愛你,又或者說了我愛你,卻不知不覺對其他異性有了好感。

對戀愛始終保有一種執(zhí)拗的想象,以致很多人無法與真實的異性接觸,卻不排斥通過網絡游戲發(fā)展一段虛擬戀情。相對的,習慣了戀愛游戲中簡單戀愛模式的男女,又會因為真實的兩性關系頻繁受挫,然而被吊起戀愛胃口的這部分人,依舊會期待未來的現實中會有一個完美的戀愛對象,他們把“寧愿一個人孤獨,不愿兩個人將就”作為宣言,而苦苦等待腳踏五彩祥云的蓋世英雄來接她/他。

對于那些“懶得戀愛”的人而言:

4.戀愛實在太麻煩了

關于“人為什么要戀愛”這個問題的探究,不論是性需求還是認同需求,都能被發(fā)達的網絡娛樂部分替代,容易獲取的情色資源、豐富的社交平臺、不斷推新的游戲影音娛樂產品,讓千禧一代越來越能“享受孤獨”,對戀愛的需求越來越不強烈。即便有時候會憧憬戀愛,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覺得一個人挺好。不愿意因戀愛而被剝奪精力和自由,甚至有不少人覺得愛情已經變得沒有意義。

“如果要出門跟女孩約會,我就必須得注重穿著打扮,還要絞盡腦汁想著帶她去哪玩。真是太麻煩了?!?/p>

“一想到自己本來就很忙 ,還得哄一個二十幾歲的大男生。真是太麻煩了?!?/p>

5.很多戀愛根本就是出于親友的壓力

類似“這么大年紀了還沒對象啊”的周期性問候壓力,“有對象可以一起分擔貸款啊”的經濟壓力,“我下個禮拜結婚,來啊”的對比性壓力,加上淡淡的生殖壓力,迫使你一股腦下載了一堆婚戀 app,奔赴一場場需要符合標準才能入取的面試相親。如果你恰好在經濟或者生活上仍需要依賴父母,那么你個人的婚嫁問題就很容易變成與父母的一場利益交換。

而在一個以家庭為導向的主流婚戀觀、異性戀已婚人群享有文化和制度特權、社會意識形態(tài)一元化的社會里,獨身主義、開放關系、不婚族、同性戀、雙性戀等不符合主流價值的婚戀觀,很容易受到質疑和排擠。

不過一旦意識到除了照傳統婚戀觀外,還有別的選項,千禧一代的不少人也樂于接受和嘗試。

“不確立關系,只享受戀愛權利不承擔戀愛責任。我不屬于你你也不屬于我,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

“或者即便確立了戀愛關系,也能同時跟其他人進一步發(fā)展,世間能讓人心動的人萬萬千,一輩子只把自己的情感依附在一個人身上,未免太無趣,與其終日防小三,不如開放多邊戀愛關系?!?/p>

在日本,一項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以 2015 年的時間點為基準,到 50 歲為止一次都沒結過婚的人口比例,男性占23.3%、女性占14.06%。也就是說,將近每 4 個男性里,就有 1 個是終身未婚的。長期沒有女朋友,或根本就沒有過女朋友的日本男性被稱為“絕食男”。結婚與否已成為個人選擇。

在美國,onepoll 發(fā)起的一項關于婚姻看法的調查顯示,對于結婚的理由,38% 的人認為婚姻是一種過時的傳統,是陳舊的父權體制。對于不結婚的理由,40% 的已婚人士給出的答案是“這是一個傳統習俗,人人都這么干”。

在韓國,2011 年就出現了「三拋世代」流行語(此語為《趨勢新聞》特別企劃組,在報導「談談福利國家」專題時偶然創(chuàng)造出來的。)指年輕人對于「戀愛、結婚、生小孩」感到怯步,甚至拋棄。2015 年,20~30 歲的年輕人在三拋基礎上,還加上「人際關系、購房」,形成五拋世代,2016年年初「七拋世代」出現。這次韓國年輕人拋棄了自身「夢想、希望」。2016年年底,有了可以填入任何想放棄東西的「N拋世代」。

而在中國,類似其他三國這樣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正視自己的需求、在夜深人靜時給自己的生活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開始思考“戀愛對自己意味著什么”、“究竟為什么要戀愛” 。從社會層面來說,獨身主義、不婚族和丁克的潮流,又將引發(fā)人口老年化、少子化的又一個難題。

嗯,戀愛這件事,真是太麻煩了。

題圖來源:GIPHY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上空鋪滿了絕美晚霞,你看到了嗎?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