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shù)碼
分享

“棉花擠爆了?!?/p>

3 月 25 日晚上十點半,王文在微信朋友圈里曬出了幾張照片,感嘆著這天晚上棉花俱樂部里洶涌的人流。就在一個小時前,王文還只能站在棉花俱樂部的門口,喝著服務(wù)員從店里面遞出來的大杯啤酒。要不是一個事先定了座的朋友路過看見了他,王文可能就得在門口站上一晚上了。

棉花俱樂部是一家酒吧,位于上海市中心復興西路和淮海中路交叉口。棉花俱樂部這個名字來自于美國紐約那家同名的夜店。在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紐約的棉花俱樂部匯聚了像是杜克·艾靈頓、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這樣的爵士名家,并因此名噪一時。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夜晚與白天的棉花俱樂部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而在上海,棉花俱樂部之于這座城市同樣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在王文看來,這里就是“上海布魯斯、爵士音樂的發(fā)源地”。他曾經(jīng)是棉花俱樂部的樂手,現(xiàn)在則在上海經(jīng)營另一家出名的爵士酒吧 JZ Club 。

“棉花俱樂部的現(xiàn)場音樂吸引到了一群留著長發(fā)的音樂家和抽著大煙的嬉皮士,他們把棉花俱樂部銘刻在了上海的文化地圖上?!痹凇渡虾R股睿阂粋€全球化城市的夜行傳記》一書中,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James Farrer 和他的合作者 Andrew Field 也單獨辟出了一節(jié)介紹棉花俱樂部。

只可惜,這個傳奇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因為租約到期的原因,3 月 25 日是這家布魯斯、爵士酒吧最后一天營業(yè)。棉花俱樂部的老板 Gregory Smith 正在尋找新的地址,但那最快也將是今年夏天的事情了。在那之前,這家開業(yè)于 1997 年底,迄今已經(jīng)營業(yè)將近 20 年的文化地標,不得不暫時告別這座城市。

所有人都想來和棉花俱樂部說一聲再見。盡管在這家布魯斯、爵士酒吧過去的歲月里,這里不是沒有過熱鬧的時候,但這最后一天的場景還是讓人吃驚。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晚上七點多,天色暗下來還沒有多久。Gregory Smith 和往常一樣走進大廳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里多出了一條平時沒有的長隊,等著進場的人群就這樣等待著棉花俱樂部開門,隊伍一直蜿蜒到了通往二樓一家火鍋餐廳的臺階上。

Gregory Smith 的出現(xiàn)讓人群一陣騷動,他們紛紛跑上去和這個高大的美國人合影。他先是露出了一絲錯愕的神情,但很快他就微笑著,一一滿足人們的合影請求。拍過十幾張照片,Gregory Smith 才擠過人群,消失在棉花俱樂部里。

老馬和 Gregory Smith 拍了好幾張照片。事實上,他是最早認出 Gregory Smith 的人。見到 Gregory Smith 走進大廳的時候,他興奮地揮著手,嘴上喊著:“Greg!Greg!”拍完照,他退到一邊,不斷翻看著剛剛拍好的照片。這個已經(jīng)接近 60 歲的男人已經(jīng)生出了些許白發(fā)了,但臉上卻露出了一副孩子般的笑容。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老馬還記得 1998 年他第一次來到棉花俱樂部時的樣子,那時候棉花剛剛重新裝修完開業(yè)還沒有多久。木質(zhì)的地板和吧臺在那個年代算得上是相當考究,舞臺的背后是一塊漂亮的彩色玻璃,上面鑲嵌著橙色的 Cotton Club 字樣?!埃ň瓢傻臉幼樱┖同F(xiàn)在沒什么兩樣?!崩像R說,“這么多年沒有變過?!?/p>

“Heineken 那個時候 50 塊錢一杯?!蹦莻€時候的老馬和他的朋友們每隔一兩個星期都會來一次棉花俱樂部。對于當時每個月工資差不多只有 1000 來塊的他們來說,這不是一筆小開銷。但他們還是很高興:“時髦嘛,那個時候爵士不大有的。尤其是對我們從文化大革命出來的人,那個時候最多也就聽聽四大天王?!?/p>

“在我小的時候,爵士樂是被禁止的。那時候大人們帶我去什么地方聽爵士,我要發(fā)誓我不會告訴任何人?!绷謼澑υ?jīng)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他是上海著名的配音演員和主持人,出生于 1957 年,和老馬是同一代人,這是他們的集體回憶。

上海曾經(jīng)被譽為中國的爵士之都。1920 年代,得風氣之先,爵士樂從美國傳到了上海。1930 年代是爵士樂在上海最紅火的時候,像百樂門、仙樂都這樣的一流舞廳都有一支 18 人左右的爵士樂隊,他們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 5 倍以上。很多人對老上海的迷戀也就這樣和對爵士的癡迷結(jié)合在一起。

這個傳統(tǒng)曾經(jīng)中斷過,直到 1990 年代一些人試圖在上海這座城市重現(xiàn)曾經(jīng)的爵士文化。1995 年,出于兒時培養(yǎng)起來的對于布魯斯和爵士音樂的熱愛,林棟甫在思南路開了一家酒吧 House of Blues and Jazz。這是上海最早的由私人經(jīng)營的,有現(xiàn)場演出的酒吧之一。

找樂手來演出是當時林棟甫最頭疼的事情之一,正如 1930 年代爵士樂在上海風靡一時的時候,演出的樂手大多來自菲律賓一樣,好的樂手在當時基本上都是外國人。林棟甫于是找上了許多旅居上海的外國人。在白天,Graham Earnshaw 是路透社駐上海的記者,晚上就在林棟甫的酒吧演出。

Matt Harding 來自美國猶他州的一個摩門教家庭。在大學里學習了三年的漢語之后,他來到了中國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語言技能。通過朋友的介紹,他也來到了 House of Blues and Jazz。之后的一段時間里,Matt Harding 和 Graham Earnshaw 搭檔在這里駐場演出。

1995 年的冬天,Matt Harding 認識一個叫黃安綱 (Tony Huang) 的中國人。他是一家叫做上海申申食品娛樂服務(wù)有限公司的總裁,在淮海路沿線經(jīng)營著面包房、飯店、舞廳、夜總會等一系列娛樂場所。黃安綱邀請 Matt Harding 一起投資開一家酒吧,并擔任酒吧的音樂總監(jiān)。

Matt Harding 同意了。在他的指導下,一個充滿了布魯斯和爵士味道的棉花俱樂部在 1997 年正式開業(yè)。為了保證音樂的質(zhì)量,Matt Harding 還找到了他的老鄉(xiāng) Gregory Smith 加盟棉花俱樂部,并在不久以后把自己手上的股份賣給了 Gregory Smith,自己則安心演出。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就這樣,棉花俱樂部在復興西路和淮海中路交叉口的這個位置扎下了根。這里是黃安綱的地盤之一,棉花俱樂部的隔壁是申申面包房,樓上則是一家叫做申申酒家的飯店。在當時,這是一家還算出名的本幫餐館,老馬在這里吃飯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樓下的棉花俱樂部。

“里面全是老外?!边@是老馬對于棉花俱樂部最初的印象,“這里一片都是領(lǐng)事館?!彼钢笘|邊的一條馬路,那里以前就是美國領(lǐng)事館。淮海路 1469 號,距離棉花俱樂部步行還不到 200 米。“老外白天在領(lǐng)事館上班,晚上就過來棉花俱樂部彈琴?!?/p>

直到現(xiàn)在,外國人也仍然是棉花俱樂部最主要的顧客。美國人 Laura 在上海已經(jīng)生活了四年了,在郊區(qū)的一家學校里擔任音樂老師,3 月 25 日這一天是她第二次來到棉花俱樂部?!拔也怀硎兄行模俏乙恍┙桃魳返呐笥褌円恢备彝扑]棉花俱樂部?!泵藁ň銟凡烤褪沁@樣在外國人圈子里口口相傳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也來了。這不是一件讓人意外的事情,畢竟上海音樂學院就在不到一公里以外的汾陽路上,腳程快一些的話,走到棉花俱樂部都用不了十分鐘。

3 月 25 日那天晚上,王文抬手叫住一個穿著輕羽絨的人,讓他接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采訪。這位曾經(jīng)在棉花俱樂部做過鍵盤手的人看上去還很年輕,他回憶道:“原先棉花俱樂部這里有一條長凳,我在 98 年的時候,就和幾個小伙伴每天在這里‘看門’,有機會的時候就進去演兩個?!?/p>

“我們的生活聚集點,要么就是在學校里面上課,要么業(yè)余生活就是跑到這里來?!辨I盤手說,“ 1997 年的時候,這樣一杯扎啤是 35 塊錢。但是我們有個朋友,吹小號的,叫豐玉程在里面。他可以拿到一杯溢價的啤酒,只要 6 塊錢一杯。所以我們就經(jīng)常跑過來?!?/p>

他口中的豐玉程來自四川,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國內(nèi)最出色的爵士小號手了。1991 年他考入了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之后升入上海音樂學院。一次長途旅行回來,他在棉花俱樂部里休息聽音樂。豐玉程請求老板讓他上臺吹了一段小號,博得了滿堂喝彩。自此,豐玉程成了棉花俱樂部的小號手,直到他 2005 年參與成立了 JR 極光爵士樂團。

趙可也曾經(jīng)在棉花俱樂部駐唱過。他曾經(jīng)參加過 2012 年第一季的《中國好聲音》里,入選了庾澄慶的戰(zhàn)隊,被評論為擁有超高的爵士素養(yǎng)。不過,趙可其實并不需要被這樣的選秀節(jié)目認可。在棉花俱樂部駐唱的經(jīng)歷早就證明了趙可的實力。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趙可 圖片來自:蝦米音樂

“它(棉花俱樂部)為中國的年輕人進入藝術(shù)的世界提供了一個波西米亞式的社會環(huán)境,其中的一些人在日后獲得了相當不菲的聲望。”正如此前提及的《上海夜生活》一書中寫到的那樣,不少現(xiàn)在在爵士音樂圈子里的大人物,都有在棉花俱樂部演出的經(jīng)歷。

這些都為棉花俱樂部增添了更多傳奇的色彩。對于上海這座城市而言,棉花俱樂部是重現(xiàn)爵士文化的標志;對于老馬和林棟甫而言,這是一段令人窒息的時期后的快活空氣;對于豐玉程、趙可而言,這是他們音樂之路上的一個重要中轉(zhuǎn)站。

而對于更多的普通人來說,棉花俱樂部則更像是他們年輕歲月的證明。

晚上八點半左右,沈先生帶著太太和兩個孩子來到棉花俱樂部。他們在大廳邊上一個不顯眼的將將童車安置好,沈先生帶著七八歲左右的大兒子,太太則抱著一個小孩子,準備走進棉花俱樂部。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對于這一家人來說意義非凡:“我就是在這里認識我的太太的?!?/p>

因為喜愛爵士樂,沈先生從 2002 年開始成為棉花俱樂部的???,幾乎每周都會來這里坐坐,聽臺上的樂隊演奏。兩年后,沈先生的太太也在朋友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棉花俱樂部。兩人就這樣認識、相戀,并最后組成了家庭?!坝辛舜髢鹤右院?,我們還帶著他來過?!鄙蛳壬f,“當時他還很小,肯定不記得了?!?/p>

不過這天晚上他們注定要失望了。他們到達棉花俱樂部的時候,這里早已經(jīng)座無虛席。不少人只能站在過道里??拷枧_的一大片區(qū)域倒是空著,但 Gregory Smith 用略帶歉意的口吻和一些熟識的客人解釋,這些位置已經(jīng)全部被預(yù)定一空了。

門口的服務(wù)員也抱歉地和沈先生說,棉花俱樂部不接待小孩子。一家人只能退出來,擠在棉花俱樂部的霓虹燈牌下拍拍照?!昂苓z憾,以后要是再開的話,我們再來吧。”沈先生說完,對著大兒子說,“你要快快長大,這樣下次我們就能進去了。”

宋先生走進棉花俱樂部的時候,被里面擁擠的人群嚇了一跳。問了服務(wù)員,他才知道這天晚上是棉花俱樂部最后一天營業(yè)。不過,帶著從成都來的朋友見識一下棉花俱樂部的計劃也只能泡湯了。

“當時是 2004 年來的,公司里的老外同事有一天晚上把我們帶過來的。”宋先生回憶道。在那之后,他就養(yǎng)成了一個月左右來一次棉花俱樂部的習慣,“這里的音樂還是挺不錯的?!?/p>

盡管后來因為工作越來越忙,來棉花俱樂部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但是每次有朋友從其他地方來上海玩,宋先生還是習慣把他們帶到棉花俱樂部。在他看來,這里也算是上海為數(shù)不多的很“上?!钡牡胤?。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撇開得知棉花俱樂部最后一天營業(yè)而來湊熱鬧的人,這天晚上來到棉花俱樂部的人都有各自對于這里的回憶。老客人變多了,這是服務(wù)員 Lily 的這兩天的感受。很多人可能都有一段時間沒來了,但越是臨近關(guān)門的日子,他們就都紛紛出現(xiàn)了。

這天晚上的棉花俱樂部因為一下子涌進了太多的人而顯得有些混亂。一個領(lǐng)班模樣的男人拿著空調(diào)遙控器從人群中費力地擠出來:“里面太熱了,我都開了冷空調(diào)了?!闭f著,他爆了一句粗口。

酒也不多了。棉花俱樂部要關(guān)門了,備貨備得太多,接下來要怎么處理都會是個問題。一位女士對著酒單連著點了好幾種,都只能得到服務(wù)員略帶歉意的回答:“這種酒我們沒有了?!?/p>

好在,音樂還是沒變。這天晚上他們安排了三組演出,原計劃是從晚上十點半開始,一組大約 45 分鐘,一直演出到凌晨一點半。

Gregory Smith 在和熟識的客人都打過招呼以后,背著吉他走上舞臺。這一天他穿著一件牛仔襯衣,解開最上面的三顆扣子,白色的長發(fā)在腦袋后面扎成了辮子。他已經(jīng)不再年輕了,十幾年前,他的身材不像現(xiàn)在這樣發(fā)福得厲害,棕色的頭發(fā)微卷,梳成一個洋氣的中分造型。

19 年來,樂隊的成員來來去去。只有吉他手 Gregory Smith 和貝斯手 Jorland Paulino 始終留在棉花俱樂部。鼓手 Francesco Pierre 也可以算作是元老,2001 年他來到棉花俱樂部接替之前的鼓手 Fred Hanel 常駐演出。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Gregory Smith

Gregory Smith 站在舞臺上,對著話筒做開場白:“感謝每個人能夠在周六晚上來到棉花俱樂部,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都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比缓笱莩鼍驼介_始了。現(xiàn)場氣氛一下子被引爆了,人群開始歡呼,但又很快安靜下來,聽著音響中傳出的音樂。

一直等在棉花俱樂部外的老馬這時候終于走到店里面。他只能站在最靠后的位置了,高高地舉起手機,開始拍照,又轉(zhuǎn)成小視頻。然后,他打開微信朋友圈,編輯信息,發(fā)出。老馬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喝酒,或者是手舞足蹈,他就是一個人站著,聽著臺上的音樂。

“我其實聽不懂爵士?!崩像R笑呵呵的說,“聽個熱鬧。”

這一組演出一直持續(xù)到十一點零五分,Gregory Smith 帶著他的樂隊下場休息。一些來湊熱鬧的人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對于他們來說,這一個晚上已經(jīng)算是物超所值了。但更多的人還是留在場內(nèi),人流似乎也一點沒有減少。擠不進棉花俱樂部的人,聚攏在大廳里、人行道上,三三兩兩地聊天、抽煙,很快就留下了滿地的煙頭。

也有人趁著演出暫歇的機會,往靠近舞臺的地方擠,希望能夠占到一個更好的位置。但這里早已經(jīng)被塞得滿滿當當,一絲剩余的空間都沒有了。一旁的吧臺上,幾個外國女孩直接坐在上面,她們能更好的看清舞臺上的情況,也給底下的人群留出了更多的空間。

第二組演出在十一點四十分左右開始,在一段開場音樂之后,Denise Mininfield 登場了。她穿著一件綠色的上衣,戴著粉紅的眼鏡,頭發(fā)上扎著夸張的發(fā)飾,耳環(huán)一直垂落到肩膀上。她在棉花俱樂部擔任主唱已經(jīng)有好幾年的時間了。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Denise Mininfield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她唱的第一首歌是《Soulshine》,來自于美國搖滾樂隊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 在 1994 年發(fā)行的專輯《Where It All Begins》,也是棉花俱樂部的這支樂隊的代表曲目之一。觀眾顯然對這首歌很熟悉,在 Denise Mininfield 演唱的時候,他們或大聲或輕輕地跟著唱。

一曲唱完,Denise Mininfield 跟觀眾打招呼,說到棉花俱樂部即將關(guān)門,她提高了音量:“是時候給我們找一個新家了!”然后她又提到了在 2005 年到 2010 年在棉花俱樂部駐唱的 Sugar Mama。

Sugar Mama 是上海爵士音樂圈子里最受尊敬的歌手之一,來自美國密蘇里州。從三十多歲開始,她就一直在亞洲演出,1998 年先是到了北京,7 年后來到上海,并在 2010 年 7 月因為罹患腸癌而去世。對于棉花俱樂部來說,這是一個噩耗。Gregory Smith 曾經(jīng)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是他經(jīng)歷過的最艱難的日子。

觀眾安靜了一會,隨即響起了一陣掌聲。頓了頓,Denise Mininfield 又重新開始唱歌。這一次的歌曲稍微歡快了一些,觀眾的情緒很快又開始變得高漲,跟著音樂一起搖擺。

凌晨一點,第二組演出結(jié)束了。這個時間已經(jīng)比原計劃落后了,但似乎沒有人在意,作為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他們有理由徹夜狂歡。有人開始在底下和同伴們竊竊私語:“不知道天亮之前,今天的演出能不能結(jié)束?!?/p>

那些曾經(jīng)在棉花俱樂部演出過的樂手都回來了。兩點十分,第三組演出結(jié)束的時候,樂手們在臺上對著話筒說:“各位可以再等一等,再過十分鐘會有更多的樂手來表演?!?/p>

盡管已經(jīng)夜深了,但整個棉花俱樂部似乎完全沒有疲憊的感覺。越來越多的人背著琴盒走進棉花俱樂部,他們大多是在其他酒吧或者夜店演出完,著急著趕到這里。他們互相擁抱,大聲談笑,一如平日里的棉花俱樂部。

臺上的演出依然在繼續(xù),漫長的爵士眼湊中,樂手們插入了 The Beatles 的經(jīng)典歌曲《Hey Jude》。觀眾們和著 Na Na Na 的唱段,開始歌唱。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就像《Hey Jude》這首歌所傳遞的情緒那樣,一種傷感但卻并不悲切的情緒開始在棉花俱樂部當中蔓延開來。凌晨兩點半的時候,幾個終于能夠歇口氣的服務(wù)員拿著照相機來到棉花俱樂部外面,開始合影留念,正對著寫著 Cotton Club 字樣的霓虹燈牌。

Lily 從 2005 年開始就在棉花俱樂部工作。最開始是因為朋友介紹,所以在這里留了下來。后來有一段時間,她回了老家,但是再次來到上海的時候,她還是回到了棉花俱樂部做兼職。說是兼職,3 月 24 日和 25 日兩天,她都在這里,從晚上八點一直工作到深夜。

在棉花俱樂部工作久了,突然得知棉花俱樂部要停業(yè),還是讓 Lily 有點傷感。

在接待一位老客人時,這位已經(jīng)有一些時日沒有造訪棉花俱樂部的客人突然發(fā)出了一聲感嘆:“我以為這里會一直開下去的?!?/p>

“我也以為這里會一直開下去?!?Lily 回答道。

有著這樣想法的人也許并不在少數(shù)。鍵盤手半開玩笑地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原先我以為這里是上海唯一一個可以領(lǐng)退休金的酒吧?!泵藁ň銟凡吭趶团d路和淮海路交叉口這個位置已經(jīng)停留了接近 20 年,這段時間足夠長,似乎已經(jīng)能夠給人以時間停滯的幻覺。

但棉花俱樂部還是要關(guān)門了。這個消息,即使對于 Gregory Smith 來說,都可以算得上是來得突然。就在 3 月 1 日,因為最新的禁煙法令,棉花俱樂部十幾年以來第一次沒有了煙味。Gregory Smith 發(fā)了條朋友圈說,這不同尋常,但好過住在像 Keith Richards 的肺一樣的地方。(Keith Richards 是滾石樂隊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以煙不離手而出名。)

有據(jù)可查最早發(fā)布的棉花俱樂部要關(guān)門的消息的是 TimeOut 和 That’s Shanghai 兩家英文媒體,關(guān)注上海吃喝玩樂方面的信息,但他們發(fā)布的時間是 3 月 21 日,僅僅提前了 4 天。

在演出前,Gregory Smith 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解釋了關(guān)店的原因:“租約已經(jīng)到期,并且無法續(xù)租了?!敝劣跒槭裁捶繓|不愿意再續(xù)租了,Gregory Smith 只是搖搖頭,表示不太清楚:“十幾年我們其實沒有賺到什么錢。在這里只是因為我們想要一個演出的地方而已?!?/p>

這兩年在上海出現(xiàn)了大量這樣的夜場、酒吧關(guān)店的事件。2015 年底,媒體報道上海衡山路酒吧一條街大量關(guān)閉。“基本上虧損是常態(tài),很多店鋪撐不下去都撤了。”

2016 年 4 月,王文經(jīng)營的爵士酒吧 JZ Club 因為市委通知需回收房屋改造為辦公使用而關(guān)閉,只留給他們 40 天的時間用來搬遷。

一個月后,永康路被徐匯區(qū)政府添加到了“衡復風貌區(qū)環(huán)境整治”項目當中。8 月 1 號開始,原本擺在永康路酒吧門口的,常會被認為是永康路特色的桌椅被嚴令禁止。這條被 CNN 成為“或許是亞洲最擁擠的飲酒場所之一”變成了死街。

年底,以先鋒電子音樂出名的夜場 The Shelter 庇護所關(guān)閉,官方聲明中給出的原因是“政府收回了物業(yè)決定不再經(jīng)營這處場地”。12 月 31 日最后一天營業(yè)的晚上,因為從天南地北趕過來的人實在太多,警察出現(xiàn)并且強行清場,為這家夜場畫上了一個戲劇性的句號。

棉花俱樂部的最后一夜,和它過去二十年為上海這座城市塑造的生活

The Shelter 關(guān)閉以后,有人在墻上留下了這行字

關(guān)店的理由五花八門,但夜場終究是越來越少了?!皩τ诶仙虾H?,也對于這座城市的新居民來說,夜場是這座城市展現(xiàn)國際大都市的想象的地方。”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James Farrer 在《上海夜生活》一書中這樣寫道,“通過現(xiàn)場演出,一種基于本地的,但同時又是全球化社區(qū)的理想,將能夠被實現(xiàn),至少是暫時的實現(xiàn)?!?/p>

但現(xiàn)在,這一切似乎都在慢慢消失。宋先生再也沒有辦法帶朋友來棉花俱樂部感受純正的布魯斯、爵士音樂了;沈先生在棉花俱樂部遇見太太的故事可能也沒有辦法再重演;年輕人失去了在夜店演出并且通往成功的道路;爵士文化在上海復興也沒有了現(xiàn)實之中的基礎(chǔ)。

Gregory Smith 不想讓這一切發(fā)生,至少他還想為自己的樂隊找一個新的演出的地方。他正在看,試圖能夠為棉花俱樂部找到一個新家:“一切都還沒有定論,但我希望能夠在今年夏天重開棉花俱樂部?!?/p>

王文對此充滿了信心。他經(jīng)營的 JZ Club 在去年 10 月搬到了巨鹿路上,還是原來的風味。他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等到棉花俱樂部再開的時候,我通知你?!?/p>

(本文圖片如無注明均為現(xiàn)場拍攝)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科技數(shù)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首屆福建中青年美術(shù)書法作品雙年展在省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