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7月20日,鄭州遭遇特大暴雨。此次強降雨造成鄭州地鐵5號線五龍口停車場及其周邊區(qū)域發(fā)生嚴重積水現象,7月20日18時許,積水沖垮出入場線擋水墻進入正線區(qū)間,造成鄭州地鐵5號線列車在海灘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車停運。18時10分,鄭州地鐵下達全線網停運指令,組織力量,疏散群眾。

截止到7月21日03時10分,鄭州地鐵隧道內被困人員已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根據官方數據,此次事件共疏散群眾500余人,其中1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5人受傷送醫(yī)。

鄭州地鐵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全過程: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鄭州地鐵被困者說看到消防才踏實

鄭州地鐵5號線嚴重積水,隧道里的積水瞬間涌進車廂。鄭州地鐵獲救乘客回憶驚險一幕:當時水已漫到肩膀,水流很急,沖勁很大,看到身邊有人被沖走,自己差點放棄,后來“一看到消防來了,心里踏實多了”。

鄭州地鐵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全過程: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鄭州地鐵被困者講述親身經歷:

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鄭州地鐵被困者@奇跡奇緣 講述了當時的情形:“車廂就慢慢的往里滲水,站在座位上水都到胸口了……很多人都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癥狀,我也因為缺氧暈倒了……車頂傳來了救命的腳步聲……到處可以聽見互相安慰的聲音,有獲救的機會了,每個人都在喊著讓暈倒的人先走,兩個男生架著一個暈倒的人,每個人都上去扶一把把每個暈倒的人都先救出去,然后所有的男生說女生先走,然后男生真的站在兩邊等著讓女生先走,即使是情侶都放開了彼此的手,讓女生先走……”

鄭州地鐵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全過程: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被困人員口述:

車廂外水有一人多高,孕婦最先被救出

以下是其中一位被困人員的口述:

最可怕的時候是在晚上九點左右,當時窗外的水已經差不多一人多高了,向后看,車廂后半截水也已經到頂,大家都向前聚在前三節(jié)車廂,我當時處于1、2節(jié)車廂的中間處,算是人群的中間位置。水繼續(xù)漫上來,人群后半截,水流基本已經漫到了脖子,最前面的部分也都到了胸口的位置。這個時候車廂開始出現缺氧的狀況。身邊陸續(xù)有人出現缺氧、低血糖的癥狀,有人發(fā)抖、大喘氣、干嘔。當時車廂內還有孩子、孕婦、老人,大都因為久泡水中體力不支,出現各種身體狀況。

車廂里,我能很真切地感受到周圍的人那種恐懼的情緒。車廂里還出現了些許的騷動,在水位差最明顯的時候,有人沖動想直接砸開車廂的玻璃門,但是有一位大叔帶頭出來制止了他。真的十分感謝這位大叔,考慮到當時車內外的水位差,如果不是他來制止,車窗一旦貿然砸開,水必然會涌進來,車內外的水壓差肯定也會壓得人無法逃生。

最先救出去的應該是兩三名孕婦,因為長時間泡在冷水里,她們都是虛弱到缺氧的模樣。之后救出去的是孩子,再之后是女生,我算是女生當中出去比較早的。雖說當時外面的水流相較之前已經平穩(wěn)了許多,但是依舊很急,尤其是在由車廂到人行走道這一短距離,水流非常急。救援人員主要是在車廂和扶手處開展救援,他們在車廂外將我拉上來,下面車廂里有乘客自發(fā)地站在出口處托我一把。全靠他們的一托一拉,我才能逆著水流出來。從車廂和激流中脫身后,走大約十來米,水位就退到小腿以下比較安全的位置。而在通向出站口的約200米的距離中,我們基本上是相互攙著走,能走的攙著不能走的,跟著前面指引的救援隊員。

鄭州地鐵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全過程: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鄭州地鐵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全過程: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地鐵五號線救援現場(網絡視頻截圖)

網友:河南一定行!

鄭州地鐵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全過程: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鄭州地鐵被救者自述死里逃生全過程:救援時大家讓暈倒的人先走

北京晚報綜合:央視新聞、新聞晨報、網友評論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兩新”政策顯成效 彰顯高質量發(fā)展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