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新華社紐約12月25日電  通訊:領取救濟,無家可歸——美國圣誕節(jié)的另一面

新華社記者劉亞南

圣誕節(jié)前的幾天,美國紐約市天氣陰冷。23日上午,陸續(xù)有居民前往曼哈頓北部中央公園西側的圣邁克爾斯圣公會教堂。

領取救濟,無家可歸——美國圣誕節(jié)的另一面

12月24日,在美國紐約,“紐約公共食品儲藏室”的工作人員為民眾發(fā)放免費食品。新華社發(fā)(郭克攝)

他們不為禮拜,而是手提袋子或推著購物車聚集到教堂后門外,等待領取或挑選從教堂里拿出來的免費食物和御寒手套、鞋子、衣服等。每當工作人員拿出一些物品,在場的人就爭相拿到自己手里,工作人員不得不大聲說“要學會分享”。

在中央公園東側,那里的一個非政府組織“紐約公共食品儲藏室”當天并沒有發(fā)放免費食品的安排,但仍不時有“常客”前來一探究竟。聽到令人失望的消息后,有人悵然若失地離開,也有人不死心繼續(xù)按門鈴期待得到回應。

23日下午,年約六旬的何塞·阿里斯特奧推著一輛空空的購物車來到這里。他告訴記者,上午他已經來過一回。

領取救濟,無家可歸——美國圣誕節(jié)的另一面

12月24日,在美國紐約,民眾在“紐約公共食品儲藏室”排隊領取免費食品。新華社發(fā)(郭克攝)

“來了兩次,我累了,我還患有哮喘。”阿里斯特奧向記者展示了隨身攜帶的藥品,手里還一直拿著一張在這家非政府組織辦理的可以領取蔬菜的證件。當天,阿里斯特奧被告知這一天不會發(fā)放蔬菜。

“紐約公共食品儲藏室”工作人員何塞·岡薩雷斯告訴記者,今年前來領取免費食品的人急劇增加,附近還新開了一個收容所。該組織執(zhí)行主任斯蒂芬·格里馬爾迪此前表示,疫情前“紐約公共食品儲藏室”每年提供約630萬份餐食,今年的供應量預計將突破1100萬份。

美國農業(yè)部10月發(fā)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2.8%的家庭曾在2022年遇到缺少食物的問題,高于2021年的10.2%。

此外,美國住房和城市發(fā)展部本月發(fā)布的2023年度報告顯示,美國現(xiàn)階段無家可歸者人數(shù)超過65萬,同比增幅為12%,創(chuàng)2007年開始統(tǒng)計這一數(shù)據(jù)以來新高。專家分析,多重原因導致無家可歸者與日俱增,比如房屋租金攀升、貧困問題等。

領取救濟,無家可歸——美國圣誕節(jié)的另一面

12月24日,在美國紐約,“紐約公共食品儲藏室”的工作人員為民眾發(fā)放免費食品。新華社發(fā)(郭克攝)

在紐約,不少無家可歸者占據(jù)地鐵車廂過冬。在氣候溫暖的西部城市,無家可歸者通常在路邊搭起帳篷或者干脆露宿街頭。美國舊金山市關注無家可歸者的一個非營利組織近日表示,圣誕節(jié)臨近,該市仍有數(shù)百名兒童流落街頭。

位于舊金山市中心的非政府組織“多洛雷斯街社區(qū)服務”說,近幾個月來,舊金山無家可歸的家庭數(shù)量激增,而該市最大的緊急家庭避難所已滿員。由于床位和食物短缺,有收容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不得不拒絕很多前來尋求庇護的家庭。

與此同時,對于不愁溫飽與居所的中產階層來說,他們在節(jié)日期間面臨的難題主要來自貸款和信用卡償付。今年41歲的妮可·加爾薩在得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從事精神健康咨詢工作,購房貸款的壓力讓她努力控制今年的圣誕節(jié)購物支出。“過去兩年所有東西都漲價了。”加爾薩說。

統(tǒng)計顯示,美國信用卡欠款余額在今年三季度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信用卡還款逾期比例從今年一季度的6.5%升至三季度的8%,是十余年來的最高水平。(參與記者:楊士龍、徐靜、吳曉凌)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兩新”政策顯成效 彰顯高質量發(fā)展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