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的荔枝林景觀帶
海都網(wǎng)-海峽都市報訊(本網(wǎng)記者 陳盛鐘 馬俊杰 文/圖)“荔城無處不荔枝,金覆平疇碧覆堤”,這是郭沫若來莆田時所作“七律”《途次莆田》中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對擁有上千年歷史古老的文獻名邦——莆田的第一印象。昨日,記者從市荔園園林有限公司了解到,莆田市投資5000萬元建設的荔枝林帶景觀建設項目,已有部分示范段完成主體工程,市民可提前逛逛家門口的荔枝林帶景觀,感受身邊美麗的自然風光。
在莆田學院附屬醫(yī)院新區(qū)附近的濱溪荔枝林帶入口處,一道用鐵件和河卵石等構(gòu)成的景觀墻像一條蜿蜒的玉帶纏繞在樹林間,嵌在其上的“荔城無處不荔枝”幾個鮮紅大字格外醒目。沿著河岸邊的荔枝林帶行進可以看到,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荔林下植被難以生長的區(qū)域被鋪上了石徑,昔日臟亂的坡地被整齊的景觀樹和花灌木代替,園內(nèi)汀步、長椅、亭子等相映成趣。游人們慕名而來,他們驚訝于身邊的荔枝林帶發(fā)生了這么大變化。
市荔園園林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陳赟介紹說,荔枝林景觀帶總長約14.5公里,用地面積約為112公頃,其中陸地面積約68公頃,水域面積約44公頃,包括赤溪段、企溪段、四段、秀水段、荔能段、荔園段、豐美段、北大段、南郊段、濠浦段、三亭園段、莘郊段和荔浦段等共13條荔枝林帶。
根據(jù)部署,該項目將建設全線園路與自行車道連貫;亭、廊、景觀平臺、休閑廣場公廁、管理房等園林建筑小品、夜景及監(jiān)控等配套設施。規(guī)劃通過荔枝林帶的建設,把市區(qū)的公共綠地有機串聯(lián)起來,逐漸建成一個“水清、河暢、岸綠”、具有荔林水鄉(xiāng)特色的綠色生態(tài)城市綠廊運動系統(tǒng),全力打造集休閑活動、健身游憩為一體的綠色濱水生態(tài)“荔”廊的縮影。
據(jù)悉,本著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原則,各條荔枝林帶分為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對各段荔枝林帶的用地范圍進行征地拆遷、整地及主園路簡易建設、駁岸建設等,并選擇重要節(jié)點、地段建設示范段。二期將按照規(guī)劃設計方案全線全面提升完善建設。
□相關(guān)新聞
莆田重建壺山書院
海都網(wǎng)-海峽都市報訊(本網(wǎng)記者 黃凌燕)莆田民間有句古諺“見到壺公山,聰明花就開”,山神壺公成為當?shù)貍鞑覊貪?、智慧賢德的文化符號。據(jù)傳明朝尚書、莆田人林俊曾就讀于山麓壺山書院,因見壺公而高中狀元,為該山增添了神秘色彩。昨日,記者獲悉,為傳承圣賢文化,莆田市民間信仰研究會牽頭重建壺山書院,主建筑壺公閣目前正式奠基。
在重建過程中,籌委會計劃以莆田圣賢文化中心、青少年教育基地、老年人活動樂園、關(guān)心下一代精神花園的目標來打造這個書院。建成后的壺山書院位于壺公山東北麓,規(guī)劃面積約4畝,以“學習圣賢,為民造?!睘樽谥?,院內(nèi)將建有圣賢館、松鶴苑、媽祖藥膳房、壺公懸壺館等建筑,內(nèi)設的圣賢館供奉莆田鄭露、林俊、柯潛、陳文龍、錢四娘、林龍江等莆仙圣賢,構(gòu)建文獻名邦文化長廊,激勵后人學習繼承,樹功立德,讓莆田文獻名邦的歷史輝煌重煥異彩。
責任編輯:李牧晨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渭陽村:農(nóng)歷三月三 畬鄉(xiāng)烏飯香 2017-04-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