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福鼎前岐馬燈:在校園找到傳承者

馬燈隊出場表演。

福鼎前岐馬燈:在校園找到傳承者

傳承人楊麗輝(右一)在前岐中心小學手把手教學生。

隨著秋季新學期的開啟,福鼎市前岐中心小學的演練廳內又響起了鼓樂聲。只見該校學生腰間綁著馬頭和馬身,一身古裝打扮,左手拉韁繩,右手握馬鞭,列成馬隊,跟著令旗跑動。這就是前岐鎮(zhèn)特有的馬燈表演。

據前岐馬燈第四代傳承人楊麗輝介紹,作為一種民俗表演,馬燈以制作精美、編排獨特、場面宏大而深受百姓喜愛,更是當?shù)匕傩盏泥l(xiāng)土記憶,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她說,為了準備中秋節(jié)的表演,孩子們連日來抓緊時間練習,以求陣型達到“千變萬化、進退自如”的境界。

陣型龐大 陣式多樣

相傳,前岐馬燈誕生于明正德年間的媽祖慶典,每年的表演從正月初三晚上開始持續(xù)到元宵。后來,在除夕、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里,當?shù)匾矔e辦馬燈游藝活動,寄寓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等祝福。

經過數(shù)百年發(fā)展,前岐馬燈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表演體系。演出時,由32名少年同場進行。其中24人作為“騎馬將士”,另有2名負責“牽馬”的馬頭軍,以及2名身披戰(zhàn)袍、手舉令旗的“將軍”(實為馬隊的指揮者)和4名“隨軍丫鬟”。表演按陣圖進行,通常由“將軍”帶隊變陣,以鑼鼓聲為指揮信號。整個表演場景模擬古戰(zhàn)場,將馬燈與管弦樂器吹打、民歌傳唱以及曲藝表演結合起來,因而多表現(xiàn)群眾喜聞樂見的傳奇故事,如“穆桂英掛帥”“佘太君出征”“三打祝家莊”等。

“除了馬隊的32人,鼓手隊還需要至少10個人,每個人要會使用至少2種樂器,涵蓋大鼓、嗩吶、笛子、鑼等。”楊麗輝說,馬燈共有梅花操、蝴蝶操、卷花心、推車輪、編籬笆等12個陣式,大都是象形模仿,其中推車輪、編籬笆是行進式,其他則是原地循環(huán)走位。

人“馬”合一 形神兼?zhèn)?/strong>

馬燈演出道具很多,最醒目的當數(shù)“馬”。

“馬”實際上是竹馬,一般由老藝人用篾片扎成骨架,表面糊上紙或縫上紗布,分前后兩截,系在舞者的前腹和后腰上,猶如人騎在“馬”上。制作者常會選擇相宜的材質嵌上“馬”的眼睛、嘴和耳朵,鬃毛和尾巴則采用仿真尼龍絲,胸前還掛上串鈴、亮片,顯得栩栩如生。

早年演出時,“馬”的前后兩部分會各點一根蠟燭,因此得名“馬燈”。一套裝備穿戴齊整,人“馬”合一,擅于表現(xiàn)騎馬徐行、疾馳或跳躍,動作輕松活潑,情緒熱烈奔放。“馬”的雙眼安裝了小燈珠,開關掌控在表演者手上,忽明忽暗,極似馬兒眨眼,更加靈動。

據楊麗輝介紹,2017年,考慮到實用性和觀賞性,前岐馬燈開始使用LED燈,一簇簇如花束一般,五顏六色,亮度好且輕便。

雖然是小學生參加的演出隊,前岐中心小學的演出服飾從頭盔、頭巾、馬甲到馬褲、彩鞋,一應俱全。比如,頭盔由質地堅韌的紙板做成盔身,其上鑲金邊、嵌銀珠、貼彩飾,再插上亮閃閃的珠花、絨花。待孩子們穿戴齊整,“跨”上戰(zhàn)馬,整個隊伍更顯氣勢。

“馬來!”隨著一聲吆喝,扮演“馬頭軍”的三年級學生林子豪率先登臺,連翻幾個跟頭后,一個豪氣的“拉馬”動作落定,馬隊穿梭變換,聲勢浩蕩。

傳統(tǒng)民俗 校園結果

多年前,福鼎曾組織過一支成人馬燈隊,但表演起來缺少孩童的靈氣。為重現(xiàn)少年表演的傳統(tǒng)形式,前岐中心小學將馬燈引入校園,通過“傳承人+專業(yè)教師”模式,開設非遺獨立式和滲透式課程,建立前岐馬燈(竹馬)傳習所,組建竹馬燈社團等,讓傳統(tǒng)民俗傳承有后。

“我們結合校園文化,聘請傳承人對老師、學生進行馬燈專業(yè)教學,同時注重馬燈表演隊伍梯隊建設,按年級劃分A、B隊,選好苗子,搭好‘臺子’,力求把馬燈表演打造成學校特色之一。”前岐中心小學校長徐象黨說。

引進之初,該校教師潘巧玲便師從楊麗輝,一邊學習,一邊擔任竹馬燈社團指導老師。“除我之外,社團還有5名老師共同教學,每周一下午集中開展社團訓練,有表演時再加練。”潘巧玲說,“挑選隊員時,我們會根據角色特點要求特長,比如‘隨軍丫鬟’需要在馬燈表演中穿插上演舞蹈等小節(jié)目,就要具有舞蹈基礎,男生則要練習翻跟斗等。”

在傳承人楊麗輝和各位指導老師的努力下,前岐中心小學竹馬燈表演隊先后參加全國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福建分會場、中國廣播藝術團赤溪慰問演出等大型活動的表演,收獲眾多好評。目前,前岐中心小學共組織了3支馬燈表演隊,開學后各自吸納了新隊員,每周一練。

楊麗輝說,傳承馬燈表演,關鍵還是要落在“傳”字上,“一方面要將12個陣式完整錄制、保存下來,方便以后教學傳授;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年輕老師和學生加入,做到代有傳人”。

本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蔡雪玲 王婷婷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啟動高校一流學科培優(yōu)計劃 涉及1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