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盞五彩繽紛的水燈隨著水流,搖曳著點點燭光,點亮了九龍江面,帶著人們美好的愿望,緩緩前行…九龍江的上空放起了璀璨的煙花,和江面上無數(shù)的水燈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又到農(nóng)歷七月初十,昨晚,漳州市薌城區(qū)橋南水月亭佛祖廟如約舉行放水燈民俗活動,這已經(jīng)是第七年了。昨天晚上,記者來到戰(zhàn)備大橋上看到,8點不到,大橋上已經(jīng)擠滿了慕名來看水燈的人群,人們聚集在九龍江畔,在擁擠的人潮中等待水燈下水。
放水燈,本是祭祀亡靈的傳統(tǒng)習(xí)俗,隨著時間推移,演化成民間祈福活動。在水月亭佛祖廟,擺滿了蓮花造型的水燈,蠟燭的下端燒融化一點后固定在大瓷碗中,點燃了的水燈會一盞一盞的被傳給下一個人手中,再被裝上船。
等到九點左右滿潮時,集中在江中小渚的水燈點燃蠟燭,在煙花爆竹聲中,人們虔誠地把載有鮮花、銀元及水果等貢品的水燈王投放江中,緊接著大大小小蓮花水燈放尾隨著水燈王順流水(潮水)而下,來敬奉水仙王,祈求平安,來年風調(diào)雨順。
隨著水燈的下水,也有著市民下水去撈燈,打撈起一盞水燈就會很高興的帶到岸邊,交給親人。 “放下的水燈流到岸邊,是可以撈上來的。但是要過了舊東新橋(已拆)才能撈。”橋南水月亭佛祖廟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道,“相傳,用撈起來的水燈底部的大瓷碗裝食物喂豬,豬會長得特別肥;拿來做燉盅,燉出來的肉會特別香。”
相關(guān)鏈接--
放水燈習(xí)俗傳說
相傳,漳州“放水燈”始于清乾隆年間。清道光舉人曾省《漳州四時竹枝詞》曰:“笙歌入夜人家勝,并看河邊放水燈。”水燈由陶盆做底座,陶盆內(nèi)點蠟燭,整個水燈形似蓮花。
放水燈與佛教的盂蘭盆節(jié)(又稱中元節(jié))息息相關(guān),寓意為先人超度,后演化為祭奠一切認識與不認識的亡靈,之后有漸漸被賦予“祈福平安”的意義。
責任編輯:周冬
- 王者榮耀天美最新活動 干將莫邪即將上線?2017-04-10
- 黃子佼與“雨神”蕭敬騰合影 竟然害羞了2017-04-10
- 漳州薌城區(qū)最新征地標準:最高達96900元/畝2017-04-09
- 漳州多措并舉 維護房地產(chǎn)市場秩序2017-04-09
- 漳州將嚴查房產(chǎn)中介 拒不整改將暫停網(wǎng)簽資格2017-04-08
- 重整旗鼓的家電線下銷售:從高傲走向謙卑2017-04-07
- 自尋死路!老鼠闖入致漳州市區(qū)一變壓箱起火2017-04-06
- 福建省開展尋訪百名身邊“最美學(xué)生”活動2017-04-05
- 終于等到你!鮑勃·迪倫于瑞典領(lǐng)取諾貝爾文學(xué)獎2017-04-02
- 漳州市全面部署“地條鋼”專項整治行動2017-04-0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