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當記者和從事金融行業(yè)十多年來,我親眼見到三個非重體力勞動行業(yè)一直在降薪,有一個是先漲后降的:傳統紙媒;出租車司機;現在銀行業(yè)加入了降薪大軍中。傳統紙媒若非官方和財團包養(yǎng)的基本都可以關門大吉了。現在,銀行業(yè)勢必步入傳統紙媒后塵。
在2014年剛放出金融業(yè)將降薪的口風之際,我一周之內寫了兩篇文章明確反對;2015年初又發(fā)過兩篇文章預測銀行業(yè)黃金十年提前結束,因為十年前我寫過一篇中國銀行業(yè)將迎來黃金十年,對讀者有個交代。金融行業(yè)降薪,勢必加速銀行業(yè)提前進入衰退期,甚至會猝死,如若依然執(zhí)迷不悟,紙媒之死就是銀行的前車之鑒。
降了不該降的人
傷了不該傷的心
早在2014年9月5日,剛剛聽聞銀行也要降薪,我寫了《反對金融降薪 銀行高管應該漲薪十倍》,發(fā)表在《華夏時報》、鈦媒體和各大門戶網站,也收錄進了我去年出版的《金融的真相》一書(P58—61頁)中。據說挨罵不少,遺憾的是,經濟金融都是有規(guī)律的,兩年過去,一些違背規(guī)律的行為必將得到相應的報應。
兩年前的文章,我對降薪的后果做過如下預測,一字不改再發(fā)來你們感受下:“在如此低的工薪下,如果還要對國有銀行高管降薪,有點說不過去。如果他們年輕,可能為前途著想也許還會留在他(她)所在的銀行;如果年紀大了如宇宙行董事長也懶得折騰了;你降人家的工資人家沒反抗、沒跳槽不代表你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維持國有銀行低工資是絕對吸引不了國際金融人才的。除非,他有別的想法。”
據媒體報道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有34位銀行高管出現工作變動,其中有近20位銀行高管(包括董事長、行長、副行長)辭職;而2015年以來,有近90位銀行高管出現工作變動,這還不包括大部分董事、獨立董事。
2005年之前,中國國有銀行被海內外媒體描述成“技術性破產”,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在前董事長姜建清、前行長楊凱生的帶領下,經過十多年努力,成了市值、資產規(guī)模、盈利等方面世界第一。姜建清和楊凱生均是到點退休,這對廝混在國有銀行中的精英絕對是不小的打擊,功勞再大,能大得過他倆嗎?前途一眼能看到頂,不如趁早去能拿高薪的地方把自身價值提前變現得了,不用問,銀行里出去的大多數有這種想法的應該不少,我從此中走,應知此中事。
很多銀行曾長期出現過高管荒,這在幾年前是不敢想象的,真正有本事的銀行家誰瘋了去銀行?要錢沒錢,要前途沒前途,要名聲——人家早有了。
裁了不該裁的人
埋下隱患知多少
最近,巨人網絡集團的老板史玉柱對民生銀行降薪是反對的,但是,他同意裁員。
我兩年前也是這觀點,并且也寫過,2014年9月10日,發(fā)表在同上媒體中《銀行里誰最該降薪:各級官員的七大姑八大姨們》(收錄在《金融的真相》(P61—63頁)),那篇文章發(fā)表不久,有媒體報道在某銀行存在夫人俱樂部,這些基本都是不干活拿高薪的高級官員的家屬甚至是其七大姑八大姨。不好意思,這只是被打倒的死老虎的家屬中的一小撮。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fā)現,今年上半年16家A股上市銀行(今年上市的3家銀行由于缺乏往年數據未包含在內)中,有7家銀行員工人數上升,總計增員5000余人;但另外9家銀行員工人數(以母公司口徑計算)出現大幅減少,合計減員超過3.5萬。換言之,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員工總數凈減少近3萬人。
根據銀監(jiān)會去年年報,2015年末中國境內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總計4262家,總從業(yè)人數為380萬左右。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的員工凈減少數,已接近整個銀行體系的1%。
這些被裁的人是一線人員,沒有背景和后臺。因為,就在今天9月5日,看到媒體紛紛報道,由于裁員過猛,很多新上崗的新手業(yè)務不熟,工作時間長、效率低,有點智商的都知道,官員會讓自己的親屬站柜臺?即便他們想讓,行長們也不敢啊。
在這篇文章中我也有透漏這些官員親屬的工作:“這類人就是各級官員的七大姑八大姨,通過寫條子、打電話等方式強塞進銀行的毫無經濟金融知識、根本不能勝任銀行工作的人員。一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對我說:有很多銀行部門老總抱怨,放眼望去人滿滿的,可是實在找不出能干活的。除了能干活的基本都是各級官員安排進來的啥也干不了卻拿著高工資的銀行正式工。
要是銀行真有任務,各家銀行總行都有一個辦法——從各省分行大量借調人員,干完后各回各原單位。很多人才根本不能調入總行,因為,這些七大姑八大姨們把總行的指標占完了。”
還有很多一線被強行裁減的信貸人員,由于這些老信貸員跟貸款對象人熟、情況熟,辭退后信貸風險也加大。
優(yōu)秀運動員退役跳槽了
裁判也在逃離沒好戲了
銀行業(yè)的衰敗也寫過,分析過,不再贅述了(詳見2015年4月22日《中國銀行業(yè)黃金十年行將結束》和2015年3月6日《行長稱銀行是弱勢群體幾個意思》)。
中國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和保監(jiān)會組成的“一行三會”是中國金融行業(yè)的監(jiān)管機構,也是向各大商業(yè)金融機構輸出高管方之一。現在,一行三會的同學們也紛紛跳槽,不僅對金融監(jiān)管產生影響,也對商業(yè)金融機構高管輸入帶來麻煩。
2013年以來已有36位“一行三會”官員“離職下海”,涵蓋處長到副部級等各級別的官員,不過以司級和處級干部居多。因為有官員離職未見諸報道,因此一行三會離職下海的官員數量應比樣本數量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了解到,“一行三會”大多為專業(yè)技術性官員,離職后大多轉向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甚至互聯網金融等機構。
但是,除非是組織部門安排到國有大銀行當高管,出于簡單的經濟原因也不會有人去國有商業(yè)銀行的。既然離開了官場的金融監(jiān)管機構,對利益的考慮肯定會多一些了。
證券時報調查發(fā)現受整體薪酬包的減少或員工數量的變動影響,今年上半年多家上市銀行出現人均薪酬下滑。其中,工行的人均薪酬甚至跌穿10萬元,為9.77萬元;南京銀行的人均薪酬最高,達26.53萬元——兩家銀行人均薪酬相差16.76萬元。
這也印證了我前幾年的文章預測到的:大銀行會朝中小銀行跳槽。
前不久跟中國人民銀行一技術部門處長聊天,他的工資每月六七千元,年薪不足十萬,我當時就驚呆了。這要是能留住人才,除了的確是真的有理想。實在是太難以理解了,這個人如果離開人民銀行年薪稅后二百萬應該還是很搶手的。
據聽說,很多年前,各分支行要調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一般都是博士后起,或者海外名牌大學博士。
商業(yè)銀行的衰落會跟傳統紙媒一樣:紙媒起初是受到互聯網沖擊,廣告費驟降,也有過各種降薪或變相降薪,突然在2013年集體坍塌了。商業(yè)銀行也有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現在又多了民營銀行和各種創(chuàng)新金融機構的沖擊,也在降薪,我支持:裁該裁的員,降該降的薪,對于特殊的人才不僅不能降反而應該大幅漲薪。
紙媒之死
紙媒為何在2013年死?互聯網沖擊?沖擊十幾年了,以前為什么不死?一個重要的原因:紙媒里也有大量冗員,也有官員的七大姑八大姨,畢竟,十幾年前紙媒也風光過嘛,結果優(yōu)先被裁、被降薪的是精英編輯、記者(或者這點工資遠遠跟人家自身價值不對等,跳槽的居多),靠內容吃飯的媒體就這么死了;如果裁減的是冗員、無用之人,不至于死得那么快,為什么有些新媒體明顯比他們所在的紙媒好過多了?因為,領導們的家屬們也不懂新媒體啊,不敢去啊,反腐了啊,如果這些人涌入進新媒體,你照死不誤,不是新媒體有多牛,而是你負擔輕。
希望紙媒之死能照亮一下商業(yè)銀行前進之路。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銀行新聞 頻道推薦
-
央行兩日凈回籠近3000億 國債期貨開盤直線走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